江苏国际在线 > 推荐阅读
牛年“新年画”来了!可萌可酷,既传统又时尚
来源:南京日报   2021-01-21 10:21:00
南京文化名人速泰熙画了10幅各具特色的牛年“新年画,迎接牛年。

进了腊月门,转眼就是年。这个时节,年货备起来,年画贴起来,人们开始准备迎接新春佳节了。和前几年一样,南京文化名人、著名设计师速泰熙为新的一年创作的生肖“新年画”已经完成。他与南京邮政合作推出的《牛牛大顺》邮册受到各个年龄层市民的欢迎。

迎接牛年,速泰熙画了10幅各具特色的牛年“新年画”,有的萌动可爱、有的气势十足、有的意蕴深厚……他从传统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西方艺术和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吸取经验,根据自己“有根的设计”的理念,形成了特有的“新年画”风格。

大耳朵图图、荷牛宝宝、孺子牛……

牛年生肖画萌翻了

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这10幅牛年“新年画”中,占据C位的是知名动漫IP“大耳朵图图”。牛年,图图化身“牛娃”来贺岁。

《牛牛大顺》

速泰熙被很多孩子和家长亲热地称为“图图爷爷”,因为他是图图这一形象的创作者。“‘新年画’的创作每年都要动脑筋,不能猪年就画个猪、牛年就画个牛,得有一些额外的趣味在里面。”速泰熙说,这次,他让图图戴上乌纱帽、穿上大红袍、胸口挂上大红花,是一个古代状元郎典型装扮。“古代状元郎放到现在,就是一个‘牛娃’。”他给图图画上小小的牛角,双手比着“六”,寓意六六大顺,很多人南京人“n”“l”部分,六六大顺也就是“牛牛大顺”,这也成了这幅画的名字,和牛年完美契合。初稿完成后,这幅“新年画”又添上“神来一笔”——图图双手比的“六”,加上鼻孔、眼睛和嘴巴,就是小牛面孔的形状。这样一幅牛年“新年画”,任谁看到,都要感叹一声“真牛!”

除了《牛牛大顺》,图图还出现在另一幅作品《孺子牛》中。他穿着大红毛衣骑在牛爷爷身上,手中还举着一支毛笔,视觉效果上恰好可以看作牛爷爷的尾巴,简直浑然天成。

《孺子牛》

和“牛娃”图图一样可爱的还有“荷牛宝宝”,大眼睛长睫毛萌翻了。速泰熙说:“中国人讲究和睦与和平,这个也是我们对生活的一个追求,因为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做生意也讲究和气生财,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人生理念。”因而,他以莲花和莲蓬为基本元素,将一个粉粉嫩嫩的小牛宝宝置于荷叶中心簇拥起来,充分彰显了“和为贵”的主题。

《荷牛宝宝》

航天梦、奔小康、抗疫魔……

用“新年画”记录大事件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中的热点和大事件,速泰熙都融入到牛年“新年画”中。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航天令世界瞩目——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开通,天问一号如期奔向火星,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回顾这中国航天人逐梦前行的一年,速泰熙创作了《牛气冲天》。“这幅画吸收了动漫里面的一些元素,在小牛的手臂上捆上了两个火箭,手抓操纵杆,然后打开喷气的装置,让牛气冲出来,冲到天上去,这就是牛气冲天。”

《牛气冲天》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速泰熙画了一幅《犇小康》,也就是“奔小康”。画面中,小牛宝宝站在牛爸爸、牛妈妈身上,寓意着牛年,我们将会“牛上加牛”。

《犇小康》

年画最初诞生的功能是为了避凶祈福,门神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种类。速泰熙今年的创作回归到这一传统中来,设计了两个“牛魔王”。他在民间形象的基础上做了夸张,吸收陕西社火脸谱元素,两个“牛魔王”一个拿着三叉戟,一个举着双头斧,形成了一对门神。“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把这对门神贴上,把疫魔挡在门外。”速泰熙说,已经有很多朋友在家里、办公室里贴上了这两个“牛魔王”。

《牛魔王》

《牛魔王》

谐音梗、网络热词……

传统味道融合现代元素

去年,南京日报《风雅秦淮》周刊刊登了速泰熙设计的鼠年“新年画”,大多与成语有关,包括“玉树(鼠)临风”“独树(鼠)一帜”“窈窕淑(鼠)女”“终成眷属(鼠)”等,可见78岁的老先生对年轻人喜爱的谐音梗能多么熟练应用。牛年“新年画”中的谐音梗更“高级”,文言文加上英文,恐怕连王建国(注:以谐音梗著称的知名脱口秀演员)看了都要拍案叫绝。

《HAPPY牛也》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牛宝宝。原来画的时候,没有画刘海,后来还是补充上去了,造成了一种水墨效果。那么它的中国韵味就很明显了。”速泰熙介绍。这幅“新年画”最有意思的是名字,叫《HAPPY牛也》,不仅应和了“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的美好新年祝福,而且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古代“之乎者也”的传统腔调。“年画是传统的,怎么和现在的生活、和现代人的喜好联系起来,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速泰熙说。这个特殊的谐音梗,使得“新年画”别具一番趣味。

另一幅《牛转乾坤》则延续了去年的成语谐音梗系列,寓意“扭转乾坤”。速泰熙将这幅画设计成了阴阳八卦形状,极具中国传统韵味。

《牛转乾坤》

除了谐音梗,速泰熙对网络热词也很熟悉,用得很溜。2020的年度热词,他选了“豪横”,创作了一幅《豪横牛仔》,传统年画中穿着肚兜憨态可掬的胖娃娃,在他笔下变成了霸气十足的形象,脚踩虎头鞋、头顶小牛角,一副“我特别厉害”的酷酷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豪横牛仔》

【专访】

速泰熙:“有根的现代”才长久

今年是速泰熙设计“新年画”的第六年,已经78岁高龄的他,仍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努力。

速泰熙。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摄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艺术文化学者、江苏民间文艺研究中心秘书长李牧说,像这样的“新年画”的创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原来我们认为古老的,甚至过时的东西,用今天的眼光,从中其实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价值,而是更具当代的价值。”年画里边的很多观念、技法对当下艺术创作仍有启发,而耐克、苹果等商业巨头已经开始瞄准中国的年画,将其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商业宣传的手段,一切都足以说明,“我们要在现代的语境之下,对年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进行重新发现和再认识。”

速泰熙秉持的设计理念,是“有根的现代”。他表示,对于艺术家来说,继承传统是必要的,不能失去文化的根,“否则我们的艺术就像商店里面卖的插花一样,没有根,虽然很漂亮的,但几天就消逝了。文化的根必然要扎根在土壤里,根植在中国文化传统里。”作为南京文化名人,速泰熙在这座城市也深深扎下了“根”。“只要生活在南京,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就会对你有感染。仔细地倾听南京的声音,在不知不觉当中,你心里面会有一种南京地域文化的积淀。”对南京的艺术家来说,这也是一种“根”。

他的另一个设计理念,则是“创可贴”——创新、可人、贴切。

关于设计,速泰熙说,千言万语可以总结成简单的三个字“化设计”。曾经当过化学老师的他,经常告诉学生:“我们的设计就跟化学的原理是一样的,在原来的东西上再加另外的东西,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新的东西。”这种“新”,是基于传统之上的“新”,“中国人自古就讲不能‘冥顽不化’‘食古不化’,如果简单地复制,没有这一代人的思想思维,实际上就是把传统搞僵化了。只有把它变成这个时代的东西,才是对传统最好的传承。”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实习生 曹宇轩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标签:传承

责任编辑:刘慧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平台;互联网
江苏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相关企业可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奖励。
无锡;香港;人才
太湖水碧波荡漾,大湾潮澎湃不息。4月24日, “双湾融合共创未来” 2024无锡—香港创新合作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办。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代表,重点知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科技、金融机构代表,无锡重点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齐聚香江,共绘“双湾融合”的宏伟蓝图,共启“珠联璧合”的崭新篇章。无锡还将无锡人才IP与本地非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文创礼品,人才工作品牌IP阿福阿喜也和“同事们”一起赴港,向香港各界展示无锡厚重而鲜活的文化韵味,拉近香港英才与无锡之间的距离。
汉族;女子;同事
4月25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省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10位见义勇为人员光荣上榜。
集装箱船;绿水;海运
4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 ,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
拉贝;托马斯;日记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连线约翰·拉贝先生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
口岸签证;无锡市;高层次人才
22日获悉,无锡市外籍人士永居受理总量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占比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家属占比超过80%。
无锡;樱花;樱花友谊
日本与无锡,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随着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合作发展彰显出更多韧性。
淮扬菜;中华文化;扬州大学
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能引起食客的食欲,更可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苏州;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苏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紫金山;研发;实验室
4月16日至18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