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最早叫“昆山腔”,是南戏的四大唱腔之一。
十二世纪中叶,在浙江的温州一带产生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即南戏,它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成熟戏曲形式,由于它形成于温州,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当时又称“温州杂剧”和“永嘉杂剧”。温州的南戏艺人在创立了南戏后,便带着这一新的表演技艺走南闯北,冲州撞府,到各地卖艺赚钱。
元代的昆山,隶属于江浙行中书省,包括昆山、太仓两地。当时昆山的浏河口是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时称 “六国码头”。各地商旅云集于此,城市经济繁荣。元代末年虽然战乱频仍,但由于张士诚割据苏州十数年,使苏州一带免遭兵火之祸,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因此,在元代,昆山、苏州一带的繁华程度不亚于曾是南宋都城的杭州,当时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而城市的繁华,为民间技艺提供了一个消费市场。因此,南戏艺人们也来到苏州,卖艺谋生。如南宋末张炎在《山中白云》卷五 【满江红】词的小序中提到:“传奇惟吴中子弟为第一流,所谓识拍、道字、正声、清韵、不狂,俱得之矣。”传奇是南戏的别称,可见在当时苏州一带的南戏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具有很高的演唱水平。
南戏形成于民间,其作者和表演者都是当时的下层文人或民间艺人。南戏艺人们编撰和表演南戏,其目的是为了赚钱谋生,而当时的观众,也多是下层百姓,因此,艺人们不仅在剧作的内容情节上,反映下层民众的情感与愿望,以赢得他们的认同与喜爱,在语言上,亦能顾及下层观众的欣赏水平,通俗易懂,所用的曲调,也多取自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歌谣。《张协状元》所用的曲调中,如【东瓯令】、【福清歌】、【台州歌】、【吴小四】、【赵皮鞋】等,便都是温州、福建一带流传的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是以依腔传字的方式来歌唱的,每一首歌曲,都有其固定的旋律。在传唱过程中,用固定的旋律来换唱不同的歌词,腔定而字声不定。南戏采用民间歌谣为曲调,故也承袭了民间歌谣这种依腔传字的演唱方式。而且,南戏最早产生于温州时,是用温州本地的方言土语演唱。方言虽能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明代祝允明在《重刻中原音韵序》中,就把用温州方言演唱的南戏比作鸟叫声。为了让不同地区的观众听得懂,南戏艺人们到新的地区演唱时,就改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 因此, 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便产生了许多带有各地地方色彩的唱腔,通常就以该地来命名,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南戏流传到苏州、昆山一带后,民间艺人用当地方言演唱,从而创立了昆山腔,并成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