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昆山腔最早是由谁创立的呢?明代的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说,昆山腔是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是开元年间宫廷教坊艺人,在唐代人赵琳的《因话录》、崔令钦的《教坊记》和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都有记载,生性滑稽幽默,如见到教坊歌妓中有肥大年长者,即呼为“屈突干阿姑”,长相像西域胡地人者,则称她们为“康太宾阿妹”。他擅长表演参军戏,调笑机灵,颇得唐玄宗宠幸。时人曾说,唐玄宗一日不见黄幡绰,龙颜为之不悦。安史之乱时,黄幡绰为叛军所俘,在长安被迫为安禄山表演。安史之乱平定后,有人以其为安禄山表演而称其通敌,玄宗却不以为有罪,将他开释了。黄幡绰晚年流落江南,死后葬在昆山正仪绰墩。南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黄幡绰之墓在昆山县西二十里,村名“绰墩”;因受黄幡绰的影响,村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语。绰墩的遗址今尚在,位于昆山城西十公里处,当地人称之为“绰墩山”,高约十米,面积约十亩,顶上有巨石,巨石下有深沟,当地人称之为“藏军洞” 。
黄幡绰为昆山腔创始人之说固不可信,但昆山腔的产生的确与他的影响有关。龚明之所说的“皆善滑稽”和能作 “三反语”,这两点都与南戏及昆山腔的产生有联系。南戏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受宋杂剧滑稽调笑的影响,还保留着许多插科打诨的情节。在南戏的脚色体制中,丑、净、末三个脚色常常在戏中扮演一些滑稽人物,相互间插科调笑。昆山人由于受当年黄幡绰的影响,也善滑稽,因此,对于南戏的这一风格自然很容易接受,这也使得南戏能在昆山一带流行。
再有所谓的“三反语”,在语言学上叫作 “反切”,俗称“切口”、“切头”。就是把一个字分成两个字,前为韵母,后为声调,两字急读,合成一字。后来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将一个字分成头、腹、尾三个部分来唱,也就是采用了反切的原理。正是唐代黄幡绰晚年在昆山播下的种子,到了宋元时期,南戏由温州流传到了昆山、苏州一带后,两者相遇,便产生了昆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