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形式

魏良辅对南戏昆山腔的 “引正” 与改革
2013-04-23 17:32:00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由于魏良辅翁婿二人皆精通北曲,因此,他们对南戏昆山腔的改革,首先是将原来采用昆山方言演唱,改为采用中州音来演唱,如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提出:“《中州韵》 词意高古,音韵精绝,诸词之纲领。”而在魏良辅之前,顾坚等文人创立的清唱昆山腔,已经采用了中州音来演唱,故魏良辅认为,在当时众多的唱腔(包括清唱和剧唱)中,“惟昆山为正声”,他要以这种“正声”来对剧唱昆山腔加以引正。也正因此,他把自己改革昆山腔的理论著作命名为 《南词引正》。“南词”,也就是 “南曲” 和“南戏”,如徐渭也把他的南戏论著命名为 《南词叙录》;而“引正”,就是要将南戏的演唱引导到顾坚创立的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法上来,即以中州音来演唱。因当时剧唱昆山腔采用昆山、苏州一带的方言土语演唱,故魏良辅提出要纠正方言土语,他在 《南词引正》 中列举了剧唱昆山腔演员常用的方言土语,说:“苏人多唇音,如冰、明、娉、清、亭之类。松人病齿音, 如知、之、至、使之类;又多撮口字,如朱、如、书、厨、徐、胥。”对于这种方言土音,应以中州音为标准语音加以纠正。

  魏良辅对南戏昆山腔所做的第二个改革,就是改变了剧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将原来是依腔传字的演唱方式,改为依字声定腔的演唱方式。如他在《南词引正》中指出:“五音以四声为主,但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所谓“五音以四声为主”,也就是字的腔格(音乐旋律),即宫、商、角、徵、羽等五音,须依字的平、上、去、入四声而定。由于南戏艺人皆为底层百姓,文化修养低,不能辨别字声,这样就会影响曲字的腔格(音乐旋律),俗话说:字正才能腔圆;字不正,腔就唱不好。为此魏良辅特地指出:“平、上、去、入,务要端正。有上声字扭入平声,去声唱作入声,皆做腔之故。 ”

  在改变演唱方式的同时,魏良辅还对昆山腔的演唱节奏加以改革,即放慢了演唱的速度,将一个字分成头、腹、尾三部分,与悠长的旋律相配合,徐徐吐出。

  另外,由于剧唱不同于清唱,除了演员的演唱外,还讲究乐器伴奏,以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为此,魏良辅也对南戏昆山腔的伴奏乐器作了改进。而他的改进,也借鉴了北曲的伴奏乐器,将北曲伴奏乐器中的三弦、琵琶等弦乐器也用于剧唱昆山腔的伴奏。因此,明代沈宠绥认为,自魏良辅对剧唱昆山腔的改革始,剧场所用的伴奏乐器得以完备。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剧唱昆山腔与清唱昆山腔一样,也具有了细腻婉转、舒缓悠长的风格,故有“水磨调”之称。自此而后,文人学士对剧唱昆山腔大加推崇,一改当年祝允明那样的不屑与指斥。大书法家文徵明因推崇魏良辅对剧唱昆山腔的改革,对他的 《南词引正》加以抄录;身为进士、翰林院编修的曹含斋则特为《南词引正》作叙,大加赞扬。剧唱昆山腔也因此得以像清唱昆山腔一样,在上流社会盛行。经过魏良辅改革后,剧唱昆山腔便取代海盐腔的地位,成为上流社会戏曲舞台上的主要唱腔。 明代顾起元 《客座赘语》说:“今又有昆山,较海盐又为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士大夫禀心房之精,靡然从好,见海盐等腔已白日欲睡。 ”

编辑:冯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