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造字, 透露出刺绣与江苏息息相关的信息。绣者, 取“五采备也” 之义,而 “蘇”以 “丝”、“禾”结构成字,则表示其与蚕桑、稻谷密不可分。江苏温山软水,乃著名的鱼米之乡,具备孕育和发展刺绣的天然条件。江苏,是一个水文化生态之地:她东濒大海,海岸线绵延近千公里,海洋文化繁荣兴盛;她河湖纵横,拥有湖泊二百九十多个,全国五大淡水湖中江苏得其二。京杭大运河纵跨江南江北,长江横贯江苏东西,这一纵一横,使吴、楚汉、淮阳之三大文化得以共生共融。经济商贸汇通,人民生活富庶,构成江苏地域的主要特征。与水相呼应的是江苏的低山丘陵,蜿蜒起伏,峰峦叠翠,各擅其胜,同湖光田畴互为映衬,构成旖旎独特的山光水色。
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江苏人创造丰厚的物质资源奠定基础,多样的水文化孕育出江苏人如水一样仪态万千的文化灵性和精神气象,也塑造了江苏人“尚智”、“巧智”的文化基因,精细灵巧的手工艺早已成为江苏特别是苏南地
区的创意之业。参考资料表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刺绣发展增添了无限生命力。发端于苏州地区的苏绣,现已遍及江苏省的常州、无锡、扬州、宿迁、东台、宝应等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山清水秀的江南,养蚕缫丝起于何时,难于考辨。民间却有着众多关于蚕桑起源的美丽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之畔, 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名唤巧姑,她为后母所逼,在风雪天到野外割草,在山坳里遇见身披七彩薄纱、美貌无比的七位仙女。仙女赠与她紫色桑果和雪白蚕茧,那蚕茧正是由天宫里的蚕姑娘结就。
每天清晨,蚕姑娘坐在云堆上,把彩霞和天地的灵气一起吸入腹内,然后张开小嘴,徐徐吐出千丝万缕, 再用灵巧双手梳理一番,就变成一缕缕闪闪发光的五彩丝线。织女仙姑就是用这蚕丝织成漂亮的绫罗绸缎,供天界神仙四时之用。巧姑返家,按仙女吩咐,将桑果撒至地里,栽桑采叶,用蚕茧孵出蚕蛾,产卵育蚕。经勤喂精养,蚕儿长大,不断摆动着头部,将绿色的生命汁液化成一丝一缕,结成一只只洁白如云的蚕茧。根据考古资料,吴越民族从新石器时代便开始饲养家蚕。在苏浙交界的吴兴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中, 曾出土家蚕丝带和绢片,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在河姆渡遗址中, 出土了大量纺织工具如骨梭、梭形器、陶制纺轮等, 其中有一盅形象牙雕器上,刻有编织纹和蚕纹图像。众多文物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太湖流域的丝绸起源于远古。在太湖地区, 养蚕、 缫丝、编织是丝织品生产的全过程,原本是由蚕农完成。后来, 桑蚕业逐渐出现分工, 从中分离出机户 , 即专业的丝织手工业者。明清时期, 苏州是丝织业最发达的地方,与南京、杭州并称为全国丝织业的三大中心。于是,刺绣因丝绸文化的发达而兴盛,及至光绪十年(1884年),仅苏州一地经营绣品的绣庄就有七十余家,后又猛增至一百五十多家。在苏南一带,因蚕桑丝织业繁荣,蚕王马头娘(又称马明皇菩萨、马明王、马明菩萨)成为民间一大信仰。正是由于蚕丝的出现, 丝织、刺绣逐步发展为中国古代具有高度创造性的重要手工艺门类,开创出华夏民族灿烂的丝绸文明,至今仍在文化和产品上展现出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意蕴无穷的魅力。
更多内容请关注《江苏符号》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