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无锡】强强联合 协同发展,全域功能区建设蹄疾步稳
来源:无锡日报   2024-04-08 11:17:00

根据无锡地铁线网最新客流数据,刚结束的小长假,S1线又创收费日客运量新高。作为无锡市首条市域轨交线,S1线不仅让锡澄之间交通更便捷,更成为沿线功能区建设“同城化”的强纽带。

一年多来,随着无锡全域功能区建设步入提速阶段,“强强联合”正在不断上演。各功能区建设正跨越地域边界,通过强化资源运筹、平台建设、功能塑造,打破机制的藩篱,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深度融入国家和省有关重大战略,为加快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基础。

同心同向

打开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纸协议、一次携手,架起区域协同发展“快速路”。

自从2023年2月江阴-锡山-惠山三地推动协同发展召开首次联席会议、签署《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联动发展合作事项协议》以来,“1+1+1>3”的效应正不断彰显出来。

作为“凤翔科创走廊”的“前港”,惠山科创人才金融港项目的建设进程可谓紧锣密鼓,去年4月获得规划批复,7月取得施工许可证,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其实,“凤翔科创走廊”正是江阴惠山两地紧抓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太湖湾科技创新带等战略发展机遇,优化创新布局、合作共建的成果。

科创引领在先,公共服务三地同城一体的节奏亦不落半拍。梳理《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联动发展政务服务异地通办事项清单》,涉及三地税务、公安、市场准入、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的事项共有216项。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三地优化了“网上办”“帮代办”“自助办”等异地通办服务模式,在各地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三地通办”专窗,同时建立了异地通办服务机制。

此外,三地正合力破解交界地带管理难题。如今,在惠山区堰桥街道堰北社区与江阴市青阳镇、惠山区长安街道与江阴市祝塘镇等边界区域,都有了全新的协同巡查机制,每当巡查发现河道保洁疏于管理之时,双方即会共同勘查现场、联合行动。

同心同向,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来谋划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这样的理念,正在生根发芽。

清明假期,位于滨湖区的拈花湾景区人头攒动,同处湖湾的宜兴大拈花湾·大有秋一期竺山景区也是火爆出圈。一边是游人如织,另一边则是加班加点的忙碌景象,宜马快速通道建设即将进入隧道内部施工阶段,与此同时,锡宜地铁S2线今年也将全面开工建设。这两大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宜兴与滨湖的快速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为锡宜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作为依傍湖湾的两个重要板块,当前,宜兴市、滨湖区正加速推进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体两翼两区”的空间结构,推动形成全域功能区布局,加快形成两地之间空间共构、产业共谋、功能共生、设施共建、环境共保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位于无锡东部的新吴区和锡山区地域相邻、经济相融、人文相通、生态相依,两地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区合作共建新综合保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去年7月起共同推动无锡新综保区申请建设工作,打造开放赋能“新片区”。

无锡新综保区(功能区)选址位于新吴区与锡山区交界处,封关区面积为2.01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新吴区行政辖区内面积1.31平方公里、锡山区行政辖区内面积0.70平方公里,将形成城园融合、区区联动,推动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综合保税区。目前,新吴区、锡山区合作共建无锡新综保区工作正有序推进,今年2月底,已完成《无锡新设综合保税区发展规划研究》初稿,并启动编制《无锡综合保税区(新址)概念城市设计》,靠前谋划新综保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规划用地布局。下一步,两地将全力推动无锡新综保区建设,以“保税+”赋能产业发展,助力无锡抢占未来赛道,将新综保区打造成为产业创新名城建设的开放平台。

因地制宜

产业为本向“新”而行

推动功能区建设走深走实、提速提效,抓牢产业培育是首要任务,强化重点园区是关键支撑,用好资源配置是有效抓手,突出体制机制是重要保障。

一年多来,各市(县)区立足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江阴明确“4+1”功能区布局,霞客湾科学城运行进入正轨,澄东南协同发展区在对外招商上初见成效,各功能区国资平台筹建工作全面启动;锡山明确“1+3”发展格局,国家级锡山经开区揭牌成立钠电产业园;无锡经开区构建“两城两区”融合发展体系,加快产业基金、专业人才、创新资源和高端项目导入,启动功能区建设以来,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比2021年增长20%左右……

“完善功能区产业项目‘一张图’,我们围绕‘一城四园’主阵地,推动形成产业规模集群发展。”梁溪科技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梁溪科技城组建了功能区指挥部专班,着力解决功能区建设中遇到的难点、卡点问题,实现项目推进和问题闭环。在运行过程中,按照“功能区+街道+平台公司”架构进行运营管理、资源统筹,科技城在国企转型、基金组建、项目招引、产业布局等重点工作上跑出了“加速度”,2024年安排重点投资项目32个。

“功能区坚持环境景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先行’的总体原则,已经开展了16个专项规划编制,并率先在全市出台‘新七通一平’数字新基建发展规划。”该负责人表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功能区也在积极探索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做大经济总盘子,以实际成效助推功能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从梁溪河畔到太湖之滨,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正成为协同发展的重心。

日前,宜兴万石镇一块90多亩的低效地块盘活后迎来新主人,来自无锡市区的4个项目即将入驻,建成后亩均税收将实现十余倍增长。以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为契机,与滨湖、武进紧邻的万石镇,提出打造“苏锡常一体化发展中心枢纽”的发展定位,主动承载周边区域先进制造业溢出。无独有偶,位于周铁镇的赫联·太湖西岸科创园也已成为太湖西岸新地标,入驻的科技企业中,有近七成来自滨湖等无锡市区。

积极融入区域创新链融合进程,宜兴对东北部的和桥镇、万石镇、周铁镇三镇确立“太湖湾智能制造区”的定位。下一步,将以连通无锡市区的宜马快速通道和连通常州的范蠡大道北延段等即将建成通车为契机,加力导入高含科量、含金量的优质项目,全力建成苏锡常区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此外,通过建设高标准高能级科创载体,打造铺天盖地“竹笋”式的科技企业群,形成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格局。

打破藩篱

共绘镇街发展新面貌

站在不同的楼层,看到的是迥异的风景。

跳出“小镇思维”,不为眼前的局部利益所绊,当下,各地镇街正自觉融入功能区建设和全市大局来谋划发展,形成“一区多镇多园”新格局。

早在去年,江阴就绘出了功能区建设“路线图”,结合区域功能和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主城区、临港开发区、霞客湾科学城等为主体的“4+1”功能区布局。其中,霞客湾科学城是先行军、探路者。“这更有利于体现霞客湾科学城在锡澄协同发展区中的核心区地位,也更有利于月城、青阳、徐霞客、祝塘南部四镇加速崛起,破除区位、能级、资源等方面制约,实现区镇两加强、双受益。”该市相关人士表示。

从霞客湾科学城这一年多来的发展可以看到,充分利用地处锡澄协同发展区这个区位优势,功能区构建一改过去空间分布散、用地布局乱的现状,大产业、大项目正在向特色功能区集聚。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基本完成建设,旌阳湖科创园、青阳国际人才社区启动建设,园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

霞客湾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还需加快完善“霞客湾科学城+镇街+国资公司”协同发展构架,在地标建筑上出进度出形象,在招商引智上快突破,在市场经营上有活力,为功能区建设先行先试贡献力量。

“‘快’字当先,功能区建设急需加快建立招商‘共享’机制,形成对外‘一张名片’。”惠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尤其是加快形成功能区空间“规划图”、产业“分布图”,从招商引资、融资降本、城市更新等各个方面切实体现功能区建设新成效,全面形成赋能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观念重构、机制重建、政策重塑等问题是任何开创性工作推进必须迈过的“坎”,功能区建设亦是如此,难以一蹴而就。“当前,无锡功能区建设已然起势,但筑基、赋能、成势仍任重道远。”相关人士认为,无锡要做大做强,必须整体提升75个乡镇街道的发展能级,通过拉高基层“地平线”来抬高全市“天际线”。特别是要打破区划、抱团发展,集聚更多新质资源、新质要素,以此实现更多依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标签:功能区;无锡;发展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微信截图_20240428172723_副本.png
4月28日,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
微信截图_20240428171612.png
随着免签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加之最近新出台的多项便利化措施。今年以来,江苏文旅持续火爆,入境游热度不断增长,外籍来苏旅游人数稳步上升。
dcf3bedf-80c8-490b-bd1b-d43acc6d6fe5.jpg_副本.jpg
昨日, 2024 “老外看扬州”大型原创IP融媒体活动启动仪式暨“老外看何园”深度体验之旅拉开帷幕。
2024042809162690010421_副本.jpg
上月初,无锡发布了《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措施》,其中有一条,提升支付便利便捷化水平,优化外卡受理环境。
MP2UeS0PRSNMtkIJOVjus1OY_副本.png
作为本年度最重磅的国际A级车展,北京车展全球首发车117款(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款)、概念车41款,新能源车型278款,吸引全球1500余家主流车企及零部件制造商同台“打擂” 。
本网策划
主视觉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