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两汉文化、彭祖文化、红色文化等激荡交融;科教资源丰富,拥有12所高校、近20万名大学生,基础教育人口全省第一……
今年初,徐州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建设教育文化中心,以教育文化软实力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当前,徐州相关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抓住机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拓创新、敢为善为,努力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此有力支撑徐州高质量发展,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澎湃动能。
◆引火炼金
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在徐州高新区中国安全谷内,科研人员正全神贯注,进行一组激光实验。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江苏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成功研发了波长两微米全光纤激光系统以及关键核心器件技术。两微米光纤激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国防、医疗、前沿科学研究,以及高精度工业加工。
国外相关设备及关键器件对中国出口限制,该项发明一举解决了多项“卡脖子”难题,点亮了中国高精度制造的一片天地,也为徐州优化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升级发展探索了新的方向。
2020年7月18日,由江苏师范大学与徐州高新区共建的“江苏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
“研究院一端连接前瞻技术,一端连接应用市场,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平台。我们将利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激光上、中、下游企业进行广泛合作交流,服务企业。”江苏中红外激光应用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沈德元表示。
在重大科技平台一揽子建设任务中,徐州推动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建设,如依托徐州医科大学麻醉镇痛与中枢神经类药物检测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徐州高新区、徐州经开区建设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和细胞治疗药物创新中心等,这些创建的背后都与相关高校息息相关。
近年来,徐州积极搭建平台鼓励高校融入地方发展,建立完善校地合作互动机制,让高校持续创新更有动力,对接产业更有底气,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江苏师范大学交叉应用研究院副院长陈凡栋介绍,该校鼓励校内外相关机构、单位、个人等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转化净收益90%归成果完成人所有,该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字号平台优势显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师大力量。
作为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中6个重大创新载体之一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以下简称云龙湖实验室),前期规划、组织架构现已顺利完成,所有基建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2021年10月22日,云龙湖实验室成立。这是徐州与中国矿业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云龙湖实验室不管是从空间、交通位置,还是区域性来讲,都属于国际一流实验室阵列。”云龙湖实验室研究员兼战略规划部部长、中国矿大博士生导师王勃介绍,该实验室项目“十四五”期间预计投资规模将达到60亿元,他们将尽快缩短建设时间,加快实验室项目的推进。
目前,云龙湖实验室与徐州地铁已经明确启动重点攻关项目及重点培育项目,总计12项课题。
近年来,徐州高职院校也积极将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各要素紧密对接,形成了深度融合产业元素的专业群生态系统;对接相关全产业链,形成了共生共长、协同进化、有机循环的一体化育人生态系统。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将产业岗位、技术、人才、产品创新等需求直接融入人才培养,使专业群成为相对独立、具有一定自主权的基层组织,更有效地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形成资源集聚优势,在支撑专业群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生物制药基础上进行拓展,打造了生物工程板块,建起生物技术大专业群,将专业设置与徐州产业相契合,形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专业体系,实现了学校专业链与徐州产业链的对接。
目前,市内高校以各种方式助力产业转型发展正如火如荼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政行校企合作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打通了成果转化通道,加快了区域教育高地的崛起,同时助推了徐州产业经济的发展。
◆通盘擘画
加快产教城深度融合步伐
2023年,在建设“教育文化中心”的大蓝图中,在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大课题下,徐州诚意满满,通盘谋划,整装进发。
在4月份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建设区域教育中心被列入年度教育工作重点任务。当前,徐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和徐州相关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研究制定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据介绍,为全面强化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徐州“釜底添薪”,全力支持高等教育提档升级,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
徐州联合高校积极争取支持政策,支持中国矿大省部共建,支持江苏师范大学申报博士点、徐州工程学院申报硕士点,支持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创建职教本科。推动沛县中专、睢宁中专创成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获批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设区市”。
启动“省部共建产教城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聚焦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需求,整合院校资源,联合重点工业企业,在产业急需的教育链、人才链供给方面创新经验。
“要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实行企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市教育局职教处负责人介绍,徐州将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支持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扩大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破解用工难题。
大力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宣传展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让学生家长选择职业教育、让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同时,徐州要优化继续教育结构布局,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高等继续教育和技能人才培训。高质量举办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三届研讨会、全国家庭教育汉源论坛、第十八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会议、“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提高徐州教育区域影响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才;培养人才,唯有教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启红表示,徐州高校多,综合实力强,水平也高,职业教育的生源非常富集。2023年,徐州将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内涵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徐州将进一步提升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产教融合,服务徐州地方发展;全力打造“部省共建产教城协同创新示范区”,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水平走在区域最前列;毕业生留在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创业创新的人数不断增长,成为推进徐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文化惠民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造福百姓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深厚的积淀、最深沉的力量、最深远的优势。徐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盘活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文化力量。
保护历史遗存,激活文脉传承,赋能当下生活。近年来,徐州及县(市)博物馆先后提升改造原有场馆,丰富展陈语言,提升数字智能化服务,使得博物馆越来越亲民。
于去年7月开放的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让往来行人在此近距离面对历史现场,一眼阅千年。为迎接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沛县博物馆、邳州博物馆等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展览和文博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徐州现已实现市、县(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成开放,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2022年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平方米,“国潮汉风馆”等20家文化场馆被评为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
深入城市肌理的公共文化服务,徐州业已形成的城市“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徐州文化馆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文艺创作、展演展览展示、群众文艺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从今年春节,到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徐州经开区金龙湖新天地的活动不断。“‘舞动汉风’城乡文化对对碰系列演出,还有灯光音乐会、非遗展示展演。”家住龙湖南路的孙女士感叹“家门口的文化活动越来越精彩”。
“文化志愿活动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徐州文化馆馆长杨孝军介绍,为持续做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徐州文化馆2021年成立了“我们的艺术家”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每年组织精彩的公益演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活动,用艺术照亮每一个人生,在社会上收到广泛赞誉。
文艺是时代前行的号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底蕴,徐州文艺佳作连连。
大型歌舞剧《攀登·攀登》作为2022年江苏省重大题材剧目,在江苏大剧院成功首演;柳琴戏《彭城儿女》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紫金艺术节剧目奖;《窑湾往事》入选2022年江苏重点题材剧目创作辅导孵化项目。江苏省梆子剧院、江苏省柳琴剧院、徐州市歌舞剧院被评为“省一级院团”。
5月13日至17日,江苏省梆子剧院的三部剧作《墙头记》《母亲》《曙光》在徐州铜山区郑集镇、马坡镇,贾汪区大吴街道、潘安湖街道等地连续惠民演出20场。“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把好听的戏、好看的戏送到基层。”省梆子剧院院长燕凌说。
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徐州积极构建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阅读需求。
在设计理念上融入汉文化元素的云龙区图书馆实行免费办证、免逾期费,无障碍、零门槛的文化服务,每年接待百万人次读者。线上线下联动,第五届淮海书展拉近了写书人与读书人的距离。
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实、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浸润下的幸福生活图景在徐州成为日常。
◆文化强市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赋彩生活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具有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战略属性。徐州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文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作用,扩大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贯穿城区南北的历史文化轴,近年,“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持续打响。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去年,新沂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邳州博物馆、沛县汉城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此,徐州已有2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贾汪区许阳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沛县湖西农场韩楼村等3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徐州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造月”工程,着力做大做强文旅发展增量。去年,徐州园博园、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九顶山野生动物园等核心文旅项目投入运营,为徐州文旅产业带来集群效应。2022年,全市总接待游客量3334.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3.43亿元,核心文旅项目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今年“五一”小长假,徐州共接待游客总量4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2.9%;实现旅游总收入40.19亿元,同比增长764.3%,均创历史新高。全城同步的“徐州味·旅游季”文旅系列活动,围绕非遗、露营、歌舞等不同主题,丰富文旅产品,让许多游客感叹“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不虚此行”。
夜间经济是城市繁荣的一面镜子,也是彰显城市文化与活力的重要载体。徐州大力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打造“国潮汉风·夜彭城”月光文旅消费品牌,依托重点文化场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城市休闲功能区、商业中心区等地域空间,创新发展“夜学、夜赏、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体、夜宿”八大业态。今年3月运营的云龙湖夜间光影大片《彭城风华》一票难求,“五一”假期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
5月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布了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名单共30个,其中徐州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云龙湖景区和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窑湾古镇景区榜上有名。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常住人口900余万人,影院市场潜力巨大。过去3年,徐州影院行业逆势发展,大力进行业态多元化、场景体验化的“影院+”探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6月,徐州苏宁影院连续3天创造了单日全国票房之首。今年的徐州“五一档”电影票房创造了972.67万元的历史新高,吸引了25万人次观影。
发展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创、数字应用以及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新型消费,徐州文化产业成绩单持续向好。据市统计局信息,2023年一季度,徐州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69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107家,单位数居全省第8位;实现营业收入61.39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紧扣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市文广旅局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徐州将持续围绕“国潮汉风”品牌,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节庆会展、工艺美术、文博展销五大特色文旅产业,让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记者手记
将“软实力”转化为发展 “硬支撑”
加快建设区域教育文化中心,这是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软实力”的重要工作。
近期,徐州与中国矿大合作的云龙湖实验室所有主体基建基本完成,与徐州地铁已经明确启动重点攻关项目及重点培育项目总计十余项课题。地方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教资源的深度支持,教育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的势头良好。
今年“五一”期间,围绕非遗、露营、歌舞等主题,全市同步开展文旅系列活动。旅游景区人流如织,非遗市集花团锦簇,地方美食色香诱人……景区内、城市中,到处人气火爆,让徐州登上携程发布的最强周边游热门“吸金”目的地TOP10榜。
近年来,徐州坚持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引领,充分利用徐州科教优势,着力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和基础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国家级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打造“学在徐州”教育品牌,着力为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同时,围绕打造文化强市,深度挖掘徐州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塑造徐州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促进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不断扩大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均取得鲜明成效。
当前,我们要把区域教育文化中心建设作为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切实举措,努力挖掘本土科教文化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创新开拓,进一步打好新时代“教育牌”“文化牌”,切实让“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