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贵的未曾消失的传统文化

由『任丝之虫』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013-04-26 12:07:00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蚕,任丝虫也。

  桑,蚕所食叶木。

  蚕是担任吐丝的虫子;桑是蚕所吃叶子的树木。还有人解释那个任丝的“任”字,是“妊”字的借用,像是妇女怀孕,蚕是专门孕育丝的。我们不谈文法和事理,单看这些现象,说明人们对蚕是何等看重。

  “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由“爱屋及乌”的典故使我们认识到人们的一种心理,因为珍爱用丝线织成的绸缎,因而也喜欢那吐丝的虫子。对于养蚕人另当别论,如果从装饰艺术的角度看,蚕的形象是难以摄取的。然而,它是“任丝之虫”,反倒成为工艺纹样的时髦。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出现了排列整齐的或相互交错的蚕纹。屈曲的蚕儿衬以云雷回文,夸张了两只小眼睛,也颇有神气。一般的器物装饰,多是将连续的蚕纹做成花边,还没有占据主体部位。1963年湖南衡东县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尊,尊的腹部主纹是由五片桑叶形纹构成的,桑叶内外饰有蠕动状的蚕纹。这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是不多见的。它不但反映了当时的蚕桑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由此加深了人们植桑养蚕的观念。

    更多内容请关注《江苏符号》系列丛书

编辑:冯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