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多措并举扩容就业岗位
来源:江苏国际在线   2021-09-10 16:11:00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深入宣传我省在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总结报道各级党组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的经验做法和积极成效,从6月开始,省委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省委省政府新闻发布平台,分若干主题组织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

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苏春海,省总工会副主席井良强,省工商联副主席李晓林,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我是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钱钢。

首先,请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介绍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情况。

张宏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针对疫情等冲击下需求萎缩、求职困难等矛盾,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保民生。从面上来看,1-8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4.7万人,同比增长10.96%;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2%,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其中,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为稳固就业基本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高校毕业生:“拓宽渠道+精准匹配”促进快就业

今年,江苏应届高校毕业生高达61.1万人,创历史新高。我们多措并举推动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左右,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以上。

一是从升学扩招、基层服务、应征入伍三个方面拓宽政策性岗位就业渠道。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扩大国企吸纳规模。稳定“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招募400名“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到苏中、苏北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稳定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和征集比例,年度大学生征集指导比例达到75%,其中征集的新兵中高校毕业生达到35%以上。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征集,拓宽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入伍通道。

二是从就业见习、求职创业补贴、技能培训等三个方面扩大就业帮扶覆盖面。将就业见习拓展到在校大学生,鼓励距离毕业不足3个月的学生参加。1-8月全省新增就业见习基地(单位)728家,开发青年见习岗位9.07万个,组织参加见习3.66万人。将求职创业补贴拓展到低保家庭、残疾、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低收入农户家庭以及特困人员中的毕业学年毕业生。将职业培训补贴拓展到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补贴。

三是从求职招聘、实名登记、就业服务等三个方面确保不断线就业服务。打造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招聘服务体系,促进供需对接精准匹配。累计开展招聘活动近1400场次,组织4.9万家次单位参加,发布岗位94.9万个次,毕业生投递简历33.4万份。在做好6.4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移交的基础上,开展实名制调查,组织专人信息校核、上门摸排,建立实名制数据库。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跟踪就业帮扶,目前已实现就业1.6万人。

二、农民工:“援企稳岗+稳岗留工”推动稳就业

江苏是农民工就业大省,全省农民工总量达2300多万。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江苏大力实施援企稳岗,开展稳岗留工专项行动,促进返岗就业。

一是大力实施援企稳岗保存量。在去年实施一系列纾困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会同省相关部门延续实施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继续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企业缴费费率,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继续对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给予政府补贴,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稳定生产经营和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287万人次,支出培训资金达18.4亿元。

二是开展稳岗留工行动促返岗就业。精心组织“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引导外地员工留城过年、错峰返乡,全省共计发放补贴资金9.27亿元,举办招聘会2793场次,提供岗位280.98万个。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开展“共抗疫情,助力就业”专项活动,为企业直达送工11.21万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深入开展省际劳务协作,有效畅通外地农民工赴苏就业渠道。

三是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开展人社部门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5年行动等,采用下乡“直通车”、网络培训等模式,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截至8月底,全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9.78万人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3.84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3.49万人;审核农民富民创业担保贷款3.03万笔、42.14亿。

三、灵活就业人员:“平台服务+政策保障”支持新就业形态

江苏地处东部发达地区,行业、市场细分领域发达,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是新就业形态生长的“沃土”。目前,全省灵活就业人员达到1100万。我们通过鼓励业态发展、完善保障政策、推行便捷服务等举措,大力拓展灵活就业新空间。

一是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请省政府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政策,鼓励网络营销、直播带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服务等产业发展,规范快递、外卖、代驾、货运等平台就业,支持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居家就业,促进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成长。将平台企业灵活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开设灵活就业专区专栏和线上零工市场,免费发布供求信息,为平台企业做好用工指导和服务。目前,我省快递、外卖、网约车、电商等平台企业从业人员超过400万。

二是完善支持和保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制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实施方案,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参保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7月末,我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达到483.8万人;1-8月全省共向49.72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6.75亿元。支持平台企业(电商企业)以及新业态企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同时,积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三是优化人社经办服务。开展“八大民心工程”,主动适应劳动者就业方式转变的新形势,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社保补贴,自主创业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整合成“一件事”, 提高灵活就业享受政策便利度,为新就业形态稳就业提供支撑。

四、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托底安置”实现保就业

江苏坚持落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健全优先援助和重点帮扶机制,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月,全省共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19.26万人。

一是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失业人员、困难人员生活保障,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大力推进失业保障扩围提标,积极稳妥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对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保险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1-8月全省共发放失业保险金43.85亿元、惠及53.99万人,人均失业保险金水平1653元;上半年发放失业补助金13.34亿元、惠及42.12万人。

二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落实就业困难人员认定、退出动态管理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落实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保险、一次性创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等补贴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1-8月,全省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52.55万人、17.96亿元。

三是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制定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通过“按需定岗、因人设岗”创新岗位开发模式,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发护渔、护林、助残、防疫等岗位,着力提高岗位质量和安置匹配度。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1-8月,全省共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9589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34人。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谢谢张厅长的介绍。下面请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苏春海介绍为民服务办实事、聚力增效促就业情况。

苏春海(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学史办实事”和“保就业、稳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与省人社厅共同组织实施江苏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百校千场万岗”就业促进行动,组织全省高校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55场,通过91job智慧就业平台为江苏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提供近100万个就业岗位需求,岗位需求数同比增加15.6%,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在充足的招聘岗位需求保障下,到8月31日,我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已超过85%,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70%的工作目标。

本次就业促进百日行动开展期间,省教育厅围绕“为民服务办实事,聚力增效促就业”,着力从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着力把学习教育实效转化为就业工作实效,努力开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一、厚植家国情怀,引导毕业生投身国家发展大潮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省教育厅始终牢记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树立“服务发展促就业”的大局观。一是引导投身国家战略。将“厚植家国情怀”的就业育人有机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结合“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教育,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和定向征集招聘需求,组织“大国重器”“人才报国”“新产业新业态”等主题招聘会67场,引导毕业生赴国家重要行业、重大工程、新兴行业等领域就业,激励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众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单位面向我省毕业生发布了2.84万个岗位需求。二是引导基层就业。健全工作体系,落实落细基层就业工作责任;强化价值引领,锻造就业本领,把服务家国和基层的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聚力学生成长,深化就业服务,支持基层就业毕业生能留下、能干事、能发展。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招聘会,输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我省赴基层就业人数呈持续增长趋势。三是引导留苏就业创业。联合省内13个设区市持续开展“就业创业在江苏”引才招聘和政策推介活动,联合部分重点企事业单位实施“苏企优才”就业实习实践项目,通过91job智慧就业平台累计发布的江苏用人单位需求占总岗位需求近七成,为吸引更多毕业生,特别是高学历层次、重点学科毕业生留在江苏就业创业全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引导更多江苏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生力军源源不断加入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征程。

二、强化为民服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攻坚克难

始终围绕高校毕业生“就好业、好就业”这个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迫切需要开展工作,尤其重视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一是关注受疫情影响群体就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航空业岗位需求减少明显,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深感担忧。省教育厅及时联合文旅职业教指委及文旅类相关院校等单位举办相关招聘会26场,累计组织招聘单位1516家,提供岗位需求5.3万个,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同时引导文旅类毕业生广泛关注自驾游平台类、文创产品类、滨江游轮类等文旅新业态企业的招聘需求,鼓励更加多元的择业方向。二是关注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省教育厅主动联合省残联于5月14日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办残疾人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征集了212个专项岗位需求,现场188名残疾人毕业生与招聘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发动高校积极组织残疾人大学生参加相关就业能力和技能提升培训,引导高校对接地方相关部门,帮助残疾人毕业生享受特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三是关注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为了让疫情对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影响降到最低,省教育厅主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于5月中旬举办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专场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征集了5632个专项岗位需求,并为毕业生提供现场与用人单位面对面详细交流的机会。此外,积极组织残疾人毕业生、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参加核心就业能力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帮助其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

三、坚守使命担当,引领全省高校多措并举稳就业

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的重托,紧抓拓展岗位需求这个就业工作的重点。一是多部门通力合作,扩充社会和行业资源。在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妇联、团省委等单位的支持配合下,集聚社会各界资源,组织全省高校利用91job智慧就业平台与现场招聘的互联互通,通过开展宣讲会、招聘会、面试会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招聘活动,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资源。二是大力举办招聘活动,扩充高校和单位资源。积极组织全省高校分主题、多批次安全有序组织线下招聘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省级集中的91job智慧就业平台优势,高校间充分共享用人单位的岗位资源。就业促进百日行动期间,全省高校共计举办线下招聘活动680场,其中参会单位规模超过200家的现场招聘会达37场,单场提供岗位需求数最多的达1.8万个。三是加强就业调研,提高服务满意度。做好全省就业形势研判,首次开展毕业4—6年的高校毕业生中期就业调查,掌握江苏高校毕业生在职场上的持续发展力,实现“就业反馈人才培养”的目标。优化调整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编撰《江苏高校就业评价报告》,形成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高校就业工作部门绩效评价方法,目前评价结果已广泛应用于我省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就业工作管理考评等方面。组织专题调研,针对智慧农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乡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招聘难”问题,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着力提升用人单位招聘成效和毕业生求职满意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下一步,省教育厅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百年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弘扬伟大建精神,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开展更多暖民心的行动,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在新百年新征程上以“赶考”姿态书写教育民生幸福的新答卷。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谢谢苏书记的介绍。下面请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介绍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

杨学鹏(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我市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尤其是围绕深化创新名城建设,着力扶持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把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果,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1-8月,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4.75万人,为当年26万人目标的95.2%;新增大学生就业参保26.84万人,为当年30万人目标的89.5%;扶持大学生创业4596人,为当年4500人目标的10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

一、优化政策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留宁就业。一是升级实施“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进一步细化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实施细则,累计为20.69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19.8亿元,为93468名高校毕业生发放面试补贴9346.8万元。今年以来,为新招用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492.86万元。二是举办2021届南京大学生毕业季活动,为全市26.3万大学毕业生隆重举办2021届南京·大学生毕业典礼,同时组织走进在宁高校开展“宁聚英才∙乐业金陵”就业指导沙龙系列活动。三是聚焦主导产业及重点产业链,以“名城优岗·宁聚英才”为主题,市区联动、校地合作、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百场宁企招聘会”,采取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校地合作等形式,促进供求精准匹配对接。1-8月,我市举办各类大学生专场招聘会1026场,提供岗位55.23万个次,有力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

二、完善创业支撑,助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是组织开展第九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赴外推介宣讲“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和大赛活动,积极营造扶持创业浓厚氛围。二是推进“创聚金陵”创业服务主题活动,夯实政策领航、创业辅导、创业交流、资源对接,推动青年大学生把握机遇,积极投身创业。三是大力遴选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加强对优秀创业项目遴选的组织实施和规范管理,专门开展“云评审”“云交流”“云辅导”创业服务。今年以来,共对162个优秀大创项目提供资助3440万元。四是进一步规范市级创业示范基地认定和管理标准,完善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创业园政策服务支持力度,共认定大学生创业园77家,不断发挥创业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营造良好环境,打造求职创业“首选地”。一是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服务,通过跟踪调查、政策扶持、就创业服务指导等,多渠道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二是对接省人社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聚焦毕业生就业高频服务事项,优化网上服务流程和申报办理,加强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深化就业服务事项“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三是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充分运用互联网、云平台等渠道,依托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及第三方平台,多种形式拓展招聘渠道,组织各类线上招聘会89场,并有序恢复开展线下招聘活动。四是启动第三届“南京青年创业潜力新星”评比活动,推选20名“南京青年创业潜力新星”,并给予奖励和相关创业政策扶持,持续放大效应,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大学生等重点群体,持续做好稳保就业各项工作,多方位组织筹集岗位,多渠道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精准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谢谢杨市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前先通报新闻机构名称和姓名,为了给更多记者提问机会,每人最多一次提问机会,谢谢合作。

新华网记者:请人社部门介绍一下关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情况,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的政策举措?

张宏伟(省人社厅副厅长):

公益性岗位是我们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的一个兜底性措施,省委、省政府对民生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今年我们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开发7000个公益性岗位,作为年度的民生实事。与以往的安置办法相比较,今年公益性岗位开发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尤其是我们前段时间会同14个部门,印发了《江苏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我借这个机会向广大的观众听众朋友们作一个介绍。第一个方面就是岗位实施范围更宽,它既有便民服务类的、公共服务类的一些岗位,也有一些社会管理类的岗位,既有一些城镇的岗位,也有一些乡村的岗位,同时新的《办法》也明确了还有一些临时的岗位,这是第一个方面的变化。第二个方面就是岗位质量相比较而言更高一些,除传统的保洁、保绿、保安和协管员“三保一协”岗位以外,我们适应就业困难人员新的需要,以及他们的技能特点,设置了一些例如基层的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统计调查、群团工作等公益性岗位。今年,我们已经和农业农村、林业、省残联等部门制定了护渔、护林、助残等岗位开发专项计划,后续我们还将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开发更多更高质量的岗位。第三个方面就是政策实施的力度比以前更大了。比如,乡村公益性岗位期限由不超过1年延长到不超过3年;再比如,对政策期满后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可以再次按程序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二次安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安置力度,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切实把这项民生实事做扎实做到位,让好的政策惠及更多群体。

江苏卫视记者:我们比较关注困难家庭子女就业情况,请问一下在这方面,省里有没有帮扶举措?

井良强(省总工会副主席):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项工作情况。服务广大职工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工会始终把就业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近年来,省总工会认真谋划、精心推动,形成了以“关爱·圆梦”工程、“工惠贷”创业促就业行动、“促就业惠民生·当好职工娘家人”专项行动、“职等你来”直播招聘活动以及“阳光就业暖心行动”等服务职工创业就业工作品牌。十三五期间,全省工会组织专场招聘会2167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61.55万人次,就业培训85.8万人次,开展创业培训7.49万人次,提供创业就业借贷款18.45亿元,带动就业20.3万余人。

“阳光就业暖心行动”是全省工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是为困难职工家庭量身定制的帮扶举措,主要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为帮扶对象,为他们提供见习岗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由“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转变。近年来,全省工会共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1847场,整合撬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劳模企业、社会爱心企业及政府公益性岗位等资源,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7645个,帮助9238人次享受政府就业扶持政策,推动实现就业9234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推动全体职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特殊群体,更需特别关爱”,我们创新实践,推动就业服务“五项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搭建平台介绍就业。发挥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和“江苏工会服务网”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并优先推荐就业。今年已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404场。

二是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利用工人文化宫、社会优质培训资源提供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本领。今年全省工会已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477人次。

三是强化“一对一”援助就业。对有就业帮扶需求的毕业生,制定实施精准就业服务,协助制定职业规划,提供对口招聘信息,实施岗前培训等。今年全省在档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404人,其中明确需要一对一就业帮扶的150人,目前已基本实现就业。

四是创业扶持带动就业。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挥“工惠贷”作用,帮助协调解决资金、场地等问题。今年提供创业指导476人次,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67万元,帮助实现就业276人。

五是品牌联动推动就业。将“阳光就业暖心行动”与“关爱·圆梦”工程相结合,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目前,已发动827家爱心企业和社会力量,为668名困难职工家庭青年学子提供勤工俭学、毕业见习机会。将“阳光就业暖心行动”与“职等你来—工会促进就业创业直播招聘活动”相结合,把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群体纳入直播招聘活动服务范围,目前已进行了7场,参与企业58家,发布用工需求6675个,吸引在线观看人数417万人次。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就业服务品牌,坚持不懈地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职工群众心坎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现代快报记者:民营企业在畅通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岗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有具体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扩容就业岗位吗?

李晓林(省工商联副主席):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工商联作为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始终如一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家的热情鼓励、殷切期待。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是我们各级工商联的主要服务对象。近年来,省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在畅通就业渠道和扩大就业岗位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实实在在的工作,可以用“驱动、联动、带动”三个关键词概括。

一是创新驱动建渠道。我们在全国首创性开展民营企业进高校“三个一”活动,也就是 一场企业家创业创新分享会、一场企业人才招聘会、一场校企产学研对接会,这个活动作为企业参与就业创业的有效抓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自2018年以来,已先后在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9所高校举办“三个一”活动,共邀请24位企业家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分享,200多家民营企业发布了3000多个岗位需求,组织127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了145项科研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校、企在增就业、促创新方面的优势互补。此举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好评,为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搭建了高校与企业人才供需交流的“直通车”。这项创新活动,被中央统战部评为 全国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合省人社厅、教育厅、科技厅等部门,并作为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扎实推进民营企业进高校“三个一”活动,进一步放大民营企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效应。

二是部门联动促就业。我们与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召开经济服务会议研究稳岗就业问题,做好《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征求意见反馈,以稳岗就业为重点开展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与省总工会举办民营企业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示范研究班,加大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的宣传引领和推荐表彰,增强民营企业在保障就业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和强村富民帮促行动,使更多乡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组织201家企业参加“全国知名民企湖北行——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100多个。今年上半年,江苏私营个体经济新增就业39.6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比重50.8%,4家民营企业就业员工超10万人,70家民营企业就业员工超过1万人。

三是帮扶带动增岗位。这方面我想以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为例以点带面说明一下。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是我们的直属商会。近年来,在我们的组织和引导下,服装业商会众多企业通过到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开设服装工厂,提供了大量受当地群众欢迎的就业岗位,极大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比如,为充分用好优质新疆棉,红豆集团赴新疆伊犁开设服装工厂,为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作出了贡献;江苏苏美达轻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江苏双龙健制衣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阿尔本时装有限公司等企业赴河南开设服装工厂;丹阳飞亚服饰有限公司赴辽宁开设服装工厂。同时,商会还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企业人才建设问题。除此之外,全省还有许多商会,一直力耕不辍地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开展扶贫援建和乡村振兴项目,为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创造就业岗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的回答就这些,谢谢!

钱钢(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以及各位领导的精彩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可与省有关部门或相关设区市联系,会后进行单独采访。同时,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内容给予大力支持和深入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标签:

责任编辑:刘慧

阅读推荐
thumbnail_1711699552903.jpg
日本与无锡,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随着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合作发展彰显出更多韧性。
微信截图_20240419154442.png
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能引起食客的食欲,更可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微信截图_20240419154153.png
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苏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watermark.jpg
4月16日至18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
微信截图_20240418105837.png
4月17日,国家航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24 “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并公布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安排。
本网策划
主视觉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