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件国画作品,为观众呈现一派中国山水的玄幽谧境。11月10日,《芥子须弥—杜斌水墨精品展》开幕式在乙观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胡电亮策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周睿担任学术主持。
开幕式上,艺术家杜斌、学术主持周睿、策展人胡电亮就“中国山水精神”展开分享。
本次展览主题为“芥子须弥”,呈现了杜斌在学习、研究、创作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共分高山•仰止、芥子•须弥、窗外•味象三个板块。
高山•仰止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这一部分,杜斌以笔墨展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的智慧,在笔下诠释“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静之妙、山之德。
芥子•须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须弥可藏草芥,芥子亦可纳须弥。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佛教以此喻巨细可以相容,也可以用作形容万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大小关系,有时要从事物表面说,有时要从道理上去领会。正如书画之妙,盈尺之内可呈万仞之高。在这一部分,杜斌取物象形貌,传造化神采,于有尽图景内阅无尽世界。
窗外•味象
古人造字,以窗望月,谓之朙也。秋冬之季,气象清朗,临窗而睹,举目澄明。窗为屋之目,心为观之主,杜斌以笔墨诠释“以内观外,自然及图画;由外观内,图画及自然”的道理,融其神思,澄怀味象。
有关专家认为,杜斌的笔墨中自带一种雄厚朗健的气格,以硬家功夫打入传统,意会山水的精神,山林的趣味。徜徉于杜斌的笔墨意象间,可聆听千年洪钟大吕的回响,感受东方人文风致的震颤。
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12月20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