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我国首个省级数字智慧电网在江苏建成,首次实现万亿量级电力大数据的融合贯通,这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全新技术方案。
所谓数字智慧电网,是运用工业互联网、电力北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构建的一张1:1的虚拟电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构建的这张数字智慧电网,不仅首次联通了电源、电网、用户等各环节超过一万亿数量的电力数据信息,还能实时反映电网运行状态,有效适应了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多形态发展的新现状。
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当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发电、用电等各个环节的运行结构都在发生改变,国网江苏电力信息通信分公司副总经理韦磊介绍,在发电侧,风光等新能源成为新增发电量的主体;在用电侧,充电桩、储能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多元互动、负荷调控等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这些都对电网发展提出新挑战。
数字智慧电网像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的“大脑”,可以通过分布在电网各个环节的海量感应器和控制器,结合人工智能的分析计算,动态感知覆盖10万平方公里大电网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能迅速掌握联通用户的电网“毛细血管”的实时动向,统筹全局快速作出执行决策。
在江苏,数字智慧电网已经实现了客户办电的个性化定制。日前,在无锡新吴区供电营业厅,新安蒸味鱼头私房菜老板吴洪华准备申请增加用电容量:“生意好起来以后,我们店里的电容量不够了,想再增加100千瓦的电容量,我把自己的需求输入到系统后,很快就提供了好几套方案,比如能耗最小的、容量最适合的,我自己选择了一个,很快业务就办完了,很方便的现在。”
国网江苏电力营销服务中心营业业务部负责人杨世海介绍:“我们把用户的负荷类型、用电容量等具体需求录入到系统,然后依托系统,根据用电性质、行业类别、地域特点和历史用电情况等不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为客户定制最适合他本身特点的解决方案。”
“十四五”以来,江苏新能源飞速发展,以年均新增装机925万千瓦的增速迅速突破6000万千瓦大关。数字智慧电网日益为传统电网赋能。国网江苏电力信息通信分公司副总经理韦磊表示,数字智慧电网可以基于现有数据开展模型预测、自动规划生成最优的电网建设路径,将电网规划周期缩短60%,让更多的绿电能够及时并网、消纳。
此外,数字智慧电网还提升了电网的“自愈”能力,它可以通过用电数据的微小异常,自动研判用电故障的位置、原因等信息,并将故障线路“切割”在最小用电区域,同时根据智能生成的方案远程遥控,迅速恢复未故障用电区域的供电。
一幅幅智慧生活新场景正加快“解锁”:未来新能源汽车可以自动研判充电网络现状,寻找到附近最优的充电桩;人们也可以选择使用就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费用最优……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试点,数字智慧电网在提高电力保供能力、推动电力系统加速转型的同时,正在与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广泛互动,为构筑现代化数字智慧城市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