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点“砖”成金,这个年轻人建起砖雕艺术馆,在砖头上“雕”出千万元产业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2024-09-10 17:54:00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在砖头上雕琢出属于自己的事业。9月1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扬州仪征大仪镇见到扬州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娄骋,他将扬州砖雕非遗技艺“搬进”农家小院,建起砖雕艺术馆,不仅传承非遗文化,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在砖头上“雕”出了大产业。

精细作品

砖雕摆件上的门窗可以移动,将参展江苏省青年艺术节

初见娄骋,他手持刻刀,专注地在一方沉泥砖上精雕细琢,刀起刀落间,一朵荷花初具雏形。工作室内,各式各样的砖雕作品错落有致摆放。从细腻的花卉到生动的民俗人物,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文化气息。

谈起学习砖雕的初衷,娄骋说,外出旅游时,看到安徽、宁夏、山西等地都有砖雕,是乡野建筑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扬州的砖雕也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土生土长的扬州人,他想让更多人了解砖雕这门古老的艺术。

娄骋告诉记者,大仪镇交通便捷,文化底蕴深厚。 2018年,他在大仪镇盛棠村创办了扬州古扬石雕工艺公司,主要销售古建、中式配饰工艺品和景观配饰青砖雕刻、石材雕刻以及各类石材,展示砖雕技艺。娄骋指着一件精美的砖雕摆件作品介绍:“这是以3户老百姓家的门头为题材创作的砖雕摆件,由3位工匠耗时2个月打造出来的,摆件上所有门窗都是可以移动的,技艺特别好。我们会把这一套砖雕摆件带到苏州,参加江苏省第二届青年艺术节。”

栩栩如生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

别看娄骋才36岁,但在砖雕技艺方面却已是“老师傅”了。16年来,他对作品的要求早已不满足于“刻画细腻”“栩栩如生”,“创新”成了其作品打开市场的关键词。“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是平面雕,我们生产的是立体雕,立体雕对工艺的精细化要求更高,工匠需要有良好的空间立体思维。立体雕作品从开始到制作完成,耗时长,成本高。”娄骋介绍,扬州砖雕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房定形,以形定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自己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反复雕琢同一个细节,直到满意为止。

业内人士评价,娄骋的作品简洁工整、质朴刚健、层次清晰、空间感强,他创作的玄关、壁画、门楼等砖雕作品受到客户喜爱。作为年轻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娄骋致力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立志创作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砖雕艺术。

“我们的砖雕主要用于园林古建,包括现代的中式私家园林,我们会根据客户要求一对一定制。去年,我们公司产值1000多万元,吸收了当地数十名村民进厂就业,让砖雕手艺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途径。这说明文化产业还是大有可为的。下一步,我想让扬州砖雕的作品类型从室外走向室内,让砖雕的适用范围更广。”娄骋说。

用心创作

打造扬州砖雕艺术馆,搭建起技艺传承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2022年,娄骋打造了扬州古扬精品砖雕艺术馆,搭建起扬州砖雕技艺传承和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馆内展出百余件砖雕作品,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扬州砖雕。娄骋还结合扬州砖雕特色,将公司打造成“砖雕艺术传承基地”“扬州砖雕大师工作室”和“砖雕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娄骋对记者说:“现在我也在扬州市职业大学当兼职老师,教授砖雕技艺。平时也会不定期组织周边城市的大学生,来我们工作室进行实践体验。我希望能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扬州砖雕、喜爱扬州砖雕。”

漫步扬州的老街深巷,修旧如旧的园林、会馆、祠堂,乃至古式民居,都会看到娄骋带领大仪人打造的砖雕产品。作为扬州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娄骋用工匠精神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技艺,并将其打造成产业,让扬州砖雕以其精美的外在形式,丰富的内在意蕴,展现出传统建筑的持久魅力。通讯员 强珺 邹梦其 赵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陈咏

标签:砖雕;扬州;扬州砖雕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