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世界粮食日│以“3.2%”换“5.5%”,人口密度最大省如何端稳“饭碗”?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2024-10-16 15:38:00

金秋十月,大地一片金黄。江苏田野上,一台台收割机田间驰骋,切割、脱粒、粉碎稻秆,轰隆的机械奏响“丰收曲”。

“苏湖熟,天下足。”曾在历史上创造过农业传奇的江苏,如今又在新时代谱写出令人慨叹的篇章——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在近日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江苏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总量平衡、口粮自给、调出有余。”

以“3.2%”换来“5.5%”,江苏如何端稳8500万人的饭碗?

筑牢“耕基”,推动粮田变良田

海安市品建村,季和农场的2000亩高标准农田规整平坦,沟渠通连,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丰收在望。今年夏收时节,这片田还因高产而跻身南通市政府粮油高产竞赛获奖名单。

“田块基础设施好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也强了。”南通季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昌明说,田里种植的“农麦77”今年平均亩产667公斤,比去年增产44.8公斤,增产7.2%。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相比于普通田块,能够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是粮食安全的“耕基”。

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乃兵体会颇深。“高标准农田田块大、土地平整,农机开进来很方便,耕种收效率很高。”他2015年起承包了浦口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尝到“甜头”后,又在2018年带领合作社成员承包了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他说,有了高标准农田后,种地成了一项“好买卖”。“田里设施好,收成差不了。比如说,以前水田只有单沟渠,只能浇水或者排水,现在是双沟渠,哪块田旱浇哪块,哪块田涝排哪块。”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在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江苏,建设稳产增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尤为重要。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杜永林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永久基本农田中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80万亩,占比达到80%,为保障全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越来越多分散田块变成连片大田,种地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去年,海安还启动了“数字农场”项目,推动全市56万亩农田接入卫星巡田系统。海安市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唐进说:“借助卫星遥感‘云上看’,从室内大屏上就能看到地块及长势信息,精准制定田管‘配方’”。目前,300多家农场已使用“数字农场管家”小程序。

南京浦口,高标准农田向“绿”而行。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的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分别在2016年和2021年开展“地力提升”行动,连续三年在田里施用有机肥。合作社负责人许乃兵告诉记者,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的地块肥力明显提升,“没施肥前亩产560多公斤,施有机肥后能达到650公斤,今年长势很好,预计每亩产量能有700公斤以上。”

江苏的高标准农田不止于建成,更注重建好管好。今年初,省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启动全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全面调查摸底、“上图入库”工作。据了解,这项工作将构建起动态监测监管体系,实现“底数清、位置准、情况明”的目标,确保建一亩成一亩、管好用好每一亩。2024年,江苏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98万亩,其中新建87万亩、改造提升211万亩。

握紧“芯片”,优质良种稳产增产

南京江宁区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近万亩“宁香粳9号”进入成熟收获期。而四年前,这里的“宁香粳9号”只有200亩。

“我们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试种了200亩,没想到这个品种这么好。第二年种2000亩,第三年种6000亩,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在630公斤以上。”南京新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清娣介绍,扩大种植面积的底气来自强烈的市场需求,园区以“宁香粳9号”等为主要品种的稻米品牌“土桥大米”每年销量都很喜人。

“宁香粳9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的高产优质、食味好的品种,荣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名录。

种子如同农业“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在江苏,一大批育种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育良种、守护农业“芯片”。

水稻领域,省农科院选育出的“南粳46”、“南粳9108”等南粳系列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一亿亩,种植面积占江苏省粳稻面积的50%;大豆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团队先后培育出50余个大豆新品种,其中“南农66”、“南农47”突破国家大豆高产攻关的目标,亩产超过400斤;小麦领域,省农科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已有40多个品种通过审定,不乏赤霉病抗性好且丰产性强的品种,如被称为淮南“麦王”的“宁麦13”,曾连续5年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据统计,江苏省农科院至今已选育出200余个优质高产绿色多抗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薯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全国层面,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全省7个稻麦品种入选国家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5个水稻品种进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品种名录、占全国11.6%。

着力于挖潜一粒种子里的丰收“密码”,江苏不断加大育种创新攻关力度。2022年11月,江苏“集结”省农科院等全省育种力量,建立起一座专门研究农业“芯片”的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

一年多时间,钟山实验室里已结出一批果实:通过分子标记聚合育种选育的“扬麦33”等中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在江苏大面积推广应用;利用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聚合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如“南粳5718”“金香玉1号”“南粳88”等开始推广;江苏第一个抗褐飞虱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W097即将完成品种区域试验,预计明后年可以进入市场。

种业振兴,任重道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重大品种创制,挖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一批水稻、小麦、大豆和特色经济作物等高产优质抗病虫多性状聚合的突破性品种,着力解决水稻抗稻瘟病、抗稻飞虱和小麦抗赤霉病、大豆高产和高油等产业突出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藏粮于技,现代科技赋能耕种管收

10月初,如皋市搬经镇、东陈镇家庭农场的百亩示范区迎来全省水稻专家们的一场现场“测评”:通过看植株长势、测理论产量、对比根系状态,专家组认为,木霉菌剂对于水稻具有壮苗固本、强效促根和快速提质效果,示范点水稻成穗数提高2.58%,穗形增大5.66%,结实率提高1.89%,产量对比增产幅度达到6%-10%。

木霉菌剂为何有如此“魔力”?记者了解到,该药剂正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农大资环院教授沈其荣团队开发的一种“养生肥”。沈其荣院士说:“木霉菌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提升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从而养根保叶,持续保证水稻生长中的养分和水分供应。”

去年,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的兰花塘100亩水稻示范田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用了哈茨木霉菌剂的水稻比对照组水稻植株高出10厘米,穗头长2-3厘米,每穗粒数多约20-30粒,实收测产亩产高达802公斤,比对照增产23%。

为促进单产提升,江苏发力的方向不止肥料,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九合一稻麦耕播机”技术,采用北斗导航三维定位技术,可一次性实现施肥、秸秆全量还田、平整、镇压、开种沟、控深播种、覆土开沟、二次镇压、开排水沟九道工序。在粮食大县睢宁,使用“九合一稻麦耕播机”的庆安镇种粮大户刘雅良今年小麦亩产量达到750多公斤。

新型农机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江苏用农业科技“护航”粮食满仓的生动实践。放眼江苏田野,从育苗、移栽到田管、收获、烘干,一系列高效智能农机装备映射出江苏农业现代化的阔步征程。今年,连云港新投入使用的全市首座循环运动立体式水稻育秧工厂再次刷新人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知:海州农发集团水稻育秧工厂里,3条生产线一小时可以生产6000盘秧苗,秧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如“坐轻轨”一般通过天车被送到炼秧场。

种地插上“科技之翼”,粮食产能随之提升。目前,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2%,今年全省小麦机收率99.8%,目前,我省粮食单产已连续7年保持增长,去年全省水稻亩产历史性地突破600公斤。

给粮食生产加朵“云”,江苏还建成了“苏农云”大数据平台,构建了一批覆盖全省的智慧化应用场景。目前,全省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51.2%,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部门公益性服务职能,深化“苏农云”建设应用,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通过加大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力度,提高农事生产指导、市场需求预测、农业辅助决策等能力和服务水平。

标签:江苏;农田;江苏省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dFVf6vRtuUaTTBtaCf4sp.png
2024“中国南京周”时隔一个月再次走进法国。
微信截图_20241206113639.png
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师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汉语拼音文化,他们将汉语拼音元素和文旅元素巧妙结合,精心打造了一张全新的文化旅游名片,生动展现了常州作为“汉语拼音之乡”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时代风貌。
watermark.jpg
之前的相关理论研究普遍倾向于前者,但从观测上验证这些理论仍是一大挑战。
A9ft4YQThFssOU36EzHak9t3.jpg
茶马古道,蜿蜒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
90197_e92b21be-1c23-47e2-add4-a338326b057e.jpg.jpg
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对民航飞机进行无差别攻击罪行的又一力证。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