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聚力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今年“健康江苏”工作明确这么干
来源:交汇点新闻   2025-02-12 10:03:00

2月11日,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这不仅是对过往全省卫生健康领域工作成果的全面梳理与总结,更是明确下一阶段目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健康篇章的最新部署。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表示,今年,江苏将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地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领域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记者梳理发现,“能力提升”成为2025年工作的关键词。2024年,全省卫生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6.8亿,出院人次达1737万,这组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不懈努力与全方位提升:医疗资源不断扩容,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效显著,在专科建设上不断发力,优化患者就医体验,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2025年江苏将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建高峰、强基础、促均衡,显著提高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在儿科与精神卫生领域等薄弱环节,江苏将利用好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契机,补齐儿科、精神卫生短板。强化“三医”联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坚持“三医”协同,持续推进投入、编制、价格、薪酬、监管等改革任务落实。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医联(共)体建设,持续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聚焦影响群众健康的关键因素,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尽量不得大病。通过持续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启动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省区域(特色)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同时强化重大慢性病防治。健全完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制定实施全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防治行动方案,探索构建“防筛救治康”全链条管理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2024年,我省率先建成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临床检验平台,实现省内478项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实时调阅。2095家医疗卫生单位接入影像平台,存储患者影像报告超1.4亿份;350家医疗卫生机构(含所有三级医院)接入检验平台,居民和医生累计调阅466.6万次,打破了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壁垒,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

今年,江苏持续加快“智慧健康”建设步伐。开展省卫生健康云统一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省本级卫生健康数字化服务与管理应用总门户,促进各类业务系统集成和数据整合。深化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检验平台应用,实现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达成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力争年度互联网诊疗量达到2000万人次。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水平,实现所有县(市、区)均向居民本人授权开放电子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医疗管理服务、医学技术突破、药品器械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加快推广智能导诊、辅助诊疗、医疗质量控制等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卫生健康数智化服务水平。

江苏今年将围绕中医药事业多维度提升能力,加大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全省政府办中医院床均建筑面积全部达到建设标准。以国家和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为依托,强化中医专科联盟建设,助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力争让70%以上的特色专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标准,30%以上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标准,所有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并新增80家以上基层五级中医馆。同时,率先开展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深化中西医协同发展。南京、苏州、泰州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在健康江苏建设中,“一老一小” 健康服务是关键之一。2024年,江苏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融入省级政策体系,率先制定生育友好举措。托育服务发展迅猛,新增超3万个托位,其中普惠托位超2.5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4.1个,32个市县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南京获批示范项目。老龄健康支撑体系更健全,新增17家二级以上老年医院、27家护理院,覆盖所有县(市、区),启动失能老人健康服务试点。2025年,江苏推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生育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进省市县托育中心建设,发展社区嵌入式等托育模式,新增省级普惠托育点80家以上,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推进医育结合。着力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实现全省50万人口以上县(市、涉农区)妇幼保健院全覆盖。建成生育友好医院70家、儿童友好医院100家。老龄健康服务将加强老年医院建设,推动基层机构增设护理院,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开展失能老人服务试点,促进医养结合。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系统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 京

南京市卫健委主任唐伯才表示,将根据省市部署,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善作善成。

“首先要深化医改,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唐伯才表示,要力争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全面应用,让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其次要提升服务质量,做高品质民生的“贡献者”。唐伯才说,要着力化解群众就医托育急难愁盼,加快实现“健康之城”目标。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一老一小”保障,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

还要强化作风建设,做高标准落实的“行动派”。唐伯才介绍,南京将统筹运用医保联动、群众监督、大数据“穿透”等监管手段,持续推进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三年行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无 锡

无锡将围绕“群众看好病、少得病、减负担”的目标,着力推进资源整合、功能聚合、举措综合、力量融合,提升卫生健康事业的内涵、动能和活力,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无锡市卫健委主任笪学荣表示,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资源向基层、中医和预防倾斜,精细化、实质化推进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做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做实医疗联合体,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此外,织密公共卫生网络,推动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疾病联防联控、早防早治;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锡式品牌”,挖掘和发扬本地龙砂医派特色优势。“还要办实办好健康惠民实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连续实施无锡‘百项’健康微实事项目,提升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服务内涵,强化母婴安全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高质高效、暖心贴心的健康服务。”笪学荣表示。

徐 州

“2025年,徐州市将全力打造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聚焦建设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医疗中心与全国健康城市样板市两大任务,实现‘筑高峰、强基层、稳公卫、保健康’四项目标。”徐州市卫健委主任黄广振表示。

在打造医疗高峰方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补齐薄弱学科短板。支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等建设,推动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项目发展,积极申报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培育临床重点专(学)科群。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域药学服务同质化,提升基层就诊率。

此外,基层卫生网络不断织密,深化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推进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建设;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推进医防融合,抓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徐州还将启动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计划。同时加快推进多个卫生健康重大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徐州卫生健康水平。”黄广振表示。

常 州

常州将紧紧围绕百姓看病就医的关键环节,全力以赴,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更加贴心、精准、高效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在改革创新上,我们将‘建高峰、强县域、稳基层’。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全力争创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提升常州医疗技术水平。深入医共体、医联体改革,上线双向转诊平台,畅通分级诊疗。将体育指导员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加大基层帮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常州市卫健委主任何小茜说,要优化就医流程,完善急救体系,提升就医感受。完善绩效考核,强化风险预警,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度。打造电子健康“身份证”,推广智慧应用,提升信息赋能加速度。

在惠及民生方面,扩增普惠托育服务,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好孕行动”2.0版,推进中医药专科建设,让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广泛应用。出台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让市民担起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苏 州

“我们将继续围绕‘攀高峰、强基层、优服务、聚人才、促融合’这几个重点,打造病有良医、患有优服、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苏州市卫健委主任章鸣林介绍,苏州将全力推进实施体制机制纵深改革攻坚克难、市县医疗服务能力攀峰筑原、数智赋能医疗健康水平提升等“三大工程”,推进公立医院“全要素”治理和“全流程”优化,打造“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之城”。

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再扩容、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新跨越是今年苏州卫生健康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实现高水平临床人才队伍再壮大。围绕“引得进、留得住、育得成”,在高层次卫生人才、顶尖人才(团队)、医学名校博士、紧缺人才的引进培育上进一步发力。“还将推进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大提升;重点人群卫生健康服务更优化。”章鸣林表示,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二、三级医院目录中慢性病药品向基层下沉。此外,还要进一步推动数智赋能健康医疗全链条、全流程等工作。

南 通

“南通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部署九大重点任务,高水平推进健康南通建设,聚力打造健康典范城市,奋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南通市卫健委主任张兵表示。

南通将在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基层为重点推进服务能力建设、扎实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落地等方面持续发力。

特别是在助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南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制定了推动老年医学科高质量发展,规范老年医学诊疗服务,丰富老年医学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建设“科技创新+医疗”的应用场景,改造适老智能化病房;推动乡镇卫生院增设护理院,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富余资源拓展医养结合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同时,南通还将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提升建设,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发展模式,强化母婴安全保障,强化儿童保健服务,全面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龄段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连云港

2025年,连云港将更加重视优质资源扩容布局,高质量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今年7月底前投入使用,提升项目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花果山卫生攀峰计划,新增省级重点专科6个左右。

在公立医院内涵式发展方面,连云港市卫健委主任陈志介绍,将进一步巩固“先医后付”“智慧急救”“一次挂号管3天”“先皮试后取药”等经验做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年内县级公立医院、委属医院床旁结算率分别达到50%、75%。加强三级医院院长管理培训,推进医院降本增效,提升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2025年,连云港还将出台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新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10家以上。丰富“健康宝贝工程”内涵,加强出生缺陷预防与干预。为约1.64万名初一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约13万名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家以上,大力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营养改善、口腔健康、痴呆防治“四大行动”。

淮 安

“基层是医疗服务的‘底板’。”淮安市卫健委主任董蔚说,淮安将促进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能力提升。同时,还要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2025年力争新建成社区医院3—5个,新建成甲级村卫生室18个以上,提高群众卫生健康获得感,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

董蔚说,淮安还将锚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和新技术运用统筹力量攻关重点病种,提升市域内、县域内就诊率,将三级医院在学科、人才和技术方面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防治融合,合力建设‘健康淮安’。”董蔚表示,2025年是国家卫健委“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淮安将积极落实,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此外,淮安还将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综合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等工作举措,协调推进,共同为建设“健康淮安”发力。

盐 城

盐城市卫健委主任王正表示,盐城将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创特色”总体思路,突出改革创新、内涵提升、体系建设、便民惠民、安全稳定五个方面,办人民放心的医疗,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

聚焦改革创新,在全面深化医改上求突破是首要任务。王正表示,要因地制宜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以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为抓手,坚持高位推动、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整体提升市域服务能力。还要聚焦补短强弱,在公立医院内涵提升上求突破。“尤其是瞄准外转率高病种、医疗技术空白等,持续深化能力建设,加快满足群众就地医疗需求。”王正说。

此外,还要聚焦体系建设,在保障群众健康上求突破。聚焦便民服务,在健康惠民上求突破。聚焦安全稳定,在推进行业治理上求突破。如,从门诊就医、会诊转诊、妇幼保健、普惠托育、健康促进、心理健康、肿瘤筛查等方面出台一批便民惠民举措,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扬 州

扬州市卫健委主任赵国祥表示,扬州市是全省首个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城市。2025年是示范项目三年周期的收官之年,扬州将围绕加强“三医”协同、完善投入政策、提升服务收入、改革人事薪酬、精细化运营管理等方面,做好试点先行和面上推广,以点带面形成改革成效,力争在更多改革工作中创造扬州经验。

“扬州还将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赵国祥说,2025年扬州将建成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工程和扬州市中医院新院区。作为城市紧密型医疗集团国家试点地区,将重点建设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打造云门诊、云会诊、云查房、云血透等云服务场景,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上级医院的服务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试点,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此外,扬州还将更大力度推动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建设24家健康管理型医院,推进“防、筛、治、管、康”一体化管理。发挥已建成的癌症、心血管、近视防控中心作用,增立医防融合MDT门诊,为群众开具临床、公卫“双处方”。

镇 江

镇江市卫健委主任杨毅表示,镇江要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好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线”提供有力保障。“在2025年,镇江将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重塑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关系,做实做优‘专家号源下基层’,推动全—专科联合门诊、康复联合病房扩面提质。”此外,还要加快市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制定转诊服务规则,完善双向转诊标准、流程和疾病诊疗目录。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新建6个五级中医馆,实现等级中医馆全覆盖。

同时,镇江还将以疾病预防为目标,全面建强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布局“健康场景”建设,挖掘培育各类“健康细胞”,持续夯实健康镇江建设的微观基础,强化监测预警,坚持多病共防。新建4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8个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进一步提高慢病患者管理覆盖面。镇江还将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稳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各项指标。

泰 州

“2025年,泰州将以‘产、水、文、人’四篇文章为统领,为全市人民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泰州市卫健委主任全冬明解释,“产”指的是健康产业,泰州将畅通大健康产业上中下游,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发展。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专科服务能力,高质量实施国家“四大慢病”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提升慢病规范管理率。“水”指的是做优健康“活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市级医院和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从“规模型”向“内涵式”发展。激活疾控体系改革,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实时数据分析和多维度研判能力。“文”是传承中医药文化。泰州将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作,推动中医药文化展示、健康服务、产业推广深度融合。“归根到底,健康事业还是与民生有关的‘人’的问题。”全冬明说,泰州将以普惠托育、基层慢病筛防中心、五级中医馆、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农村院前急救点、护理院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做好民生实事暖人心。

宿 迁

宿迁将锚定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补短板、优服务、强基础,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宿迁市卫健委主任张岩表示,宿迁将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建成市县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筹建脑科医院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推进国家和省、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医疗服务。深入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工程,提升重点专科能力,引入高层次团队和新技术,促进民营医院规范发展,开展专项行动改善服务,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发力,提升基本公卫服务质效,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张岩表示,全面深化医防融合改革试点,强化传染病、慢性病监测干预,积极探索健康管理、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新模式。提升急救应急能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还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落实分级诊疗,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卫生监督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创新区建设。另外,积极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托育服务提升工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安莹 杨彦 蒋明睿 王甜

标签:健康;卫生;健康服务

责任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