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现场,老人牵起孩子的手共同演唱《紫金草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孙中元 摄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苍淑珺)3月27日下午,当《和平的花紫金草》最后一个音符在南京市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缓缓落下,日本老人与中国孩子紧紧相拥。这场跨越国界与年龄的合唱,为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第13次来宁演出、也是中日紫金草合唱团首次合作演出画上句点。
15:25,剧场灯光渐暗,54名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团员依次登台,团长中村昭一摆出“预备”手势时,全场寂静。当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旋律响起,一个有关紫金草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
紫金草中文名叫“二月兰”,即便经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六周屠城,依然在第二年春天顽强盛开。1939年日军卫生材料厂厂长山口诚太郎在南京紫金山下采集花种带回日本,以“紫金草”为名推广种植,寄托反战和平愿景。1998年,小学教师大门高子基于该故事创作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并组建紫金草合唱团在日本各地演出,传递和平理念。2001年合唱团首次来南京演出,紫金草的故事由此在中国传播开来。
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全程站唱50分钟后,台下掌声持续近一分钟。随后,南京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登台演唱《和平吹拂紫金草》等四首曲目。该合唱团成立于2023年,由小学三到五年级学生组成,多次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重要场合进行演出。
孩子们清澈的歌声在剧场回荡。满头白发的大门高子望着舞台上50张稚嫩的脸庞,双眼泛起泪光。“1945年,母亲带着刚刚出生10天的我在战火中躲避,万幸才活了下来。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想到当初的自己,只愿战争永不再发生,和平永驻人间,这也是合唱团成立的初心。”现任名誉团长的她说。
当《友谊地久天长》唱至一半,出现动人一幕——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再度登台,老人牵起孩子的手共同演唱,低沉浑厚的声音和清脆明亮的童声浑然一体,台下掌声雷动。
罗华带着两个外孙女坐在观众席,演出结束后她告诉记者:“很感动,这是跨越世纪的传承。我边看边给两个孩子解释歌词意思,也是希望她们牢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理解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演出更显意义深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这一朵朵紫色的小花,早已超越了其作为植物本身的含义,它承载着人民对和平的希望,成为历史之花、和平之花、希望之花。今天,我们通过歌唱的艺术,用音乐这一跨越民族、国界与文化的世界语言,唱响直抵人心的‘和平之声’,具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