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推动扬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遍布扬州大地,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
在“新春第一会”上,扬州市不仅选择将民营企业家代表安排在“C位”,还发布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份政策“大礼包”,极大地提振广大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信心,扬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吹来阵阵春风。参会企业家纷纷表示,坐在会场中间这一细节安排释放了市委市政府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重视实体经济、狠抓产业发展的强烈信号。
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钱春余说,区委领导与部门领导都坐在旁边,让企业家坐中间,他感到高兴和光荣,对自己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江苏金飞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元也认为,能够参加大会他深感荣幸,同时坐在会场上非常感动,更是非常激动。感动的是扬州市委市政府对于民营经济高度重视,激动的是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诸多的政策来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体制转型。
当坐在会场“C位”的一位位民营企业家如同明星一样走上台、接奖牌时,一座城市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一个个奖牌是企业家们在市场中搏击风浪、跃升蝶变的见证,也是这座城市给予他们的最高礼遇。
恒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有川表示,政府特别为民营企业颁奖,好像他的经历中还是第一次,他觉得扬州的营商环境更加温暖,让企业家们信心倍增,为新的一年节能减排,为老百姓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他也觉得信心倍增。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一二山居民宿负责人李发勇表示,获得这份荣誉他特别开心,在烟花三月期间,他将更努力去向游客展现扬州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文明。
既有真情实意,又有暖心举动,更有“真金白银”。会上,扬州市委市政府针对制约扬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2024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
江苏荷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法告诉记者,今年的政策是真正地能够落地,而不是停留在纸上和口头上。比如说关于执法的问题,今年就看到这个新的政策,就是说各级执法机关部门可能在这方面还有改善的空间,不是为执法而执法,应当以帮助引导企业为主作为一个主旨,这样来说才能达到双赢或多赢的一个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完成了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的飞跃,在贡献税收、稳定增长、科技创新、促进就业、贡献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企业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提振信心。信心从何而来?今天,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揽子政策,真正为民营企业实现了“撑腰打气”。
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雅杰认为,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从宏观环境、经商环境、人文环境等各方面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应该说文件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企业经营也有了很好的后方保障。
广陵区皮市街边城书店主理人王军认为,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让他更加有底气和信心,让民营经济做得更上一层楼,他觉得政策给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弘扬企业家精神,扬州明确设立“扬州企业家日”;为了给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扬州加大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等领域,对民营企业奖补资金比重在80%以上……这一个个“福利”将为民营企业源源不断输送“营养”。
扬州市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处处长陶晶表示,发改委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供给,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加快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1+6+N”政策体系,畅通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抓落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提振民营主体投资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评论员周娟认为,政府措施的出台其实是对企业和市场需求的积极回应,不仅压实了各方责任,更是暖了民营企业的心。一方面来说,通过精准问诊、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可以让他们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民营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让企业能够“敢干 敢闯 敢投” ,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形成政策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才会焕发生命力。让优良的营商环境和诚意的政策福利成为民营企业战胜困难挑战的坚强“后盾”,鼓励民营企业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才能涌现出越来越多质量上乘的“地方名品”、历久弥新的“百年名企”。今年是“实干争先年”,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一朝一夕地争先,民营经济必将“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