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黄海边上的宋公堤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韩建勋   2021-01-22 08:42:00
从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一条龙”是指海堤, “宋公”是指当年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宋县长。会后,宋乃德来到了东坎的八路军五纵队( 1941年1月,整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为师长)司令部驻地,向黄克诚作了汇报。为感恩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当地百姓和民主人士恳请政府,在海堤上立一块“纪功碑”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宋公纪功碑虽有些破损,但质地坚硬,仍像一位硬朗的历史老人,向人们讲述着当年为民造福的黄宋二公的恩德。

从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想宋公。

这是从八十年前流传至今的一首民谣。“一条龙”是指海堤,“宋公”是指当年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宋县长。这首民谣,充分表达了盐阜人民对以宋公为代表的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1982年秋,我有幸采访了曾任中共阜宁县委书记的唐棣华。唐棣华,黄克诚大将的夫人,住北京一处独门院落。唐老中等身材,椭圆脸形,半白头发,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乌亮的眼睛闪烁着热情而温和的目光。听说我们是盐阜老区来的,显得特别热情,又是倒茶,又是拿糖果。我们向唐老汇报了编写盐阜党史的情况,恳请她提供一些在盐阜工作和战斗的史料。唐老听后,谦和而诚恳地笑着说:“时间久了,不少事已忘记。那时我也没有做过多少事,也不值得写。你们让我提供史料,我倒觉得,当年修筑海堤的事,应当载入史册。这是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你们要好好记一记。”

阜宁县东临黄海,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海啸侵袭,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灾害难以诉说。据《阜宁县志》记载,1939年夏,发生大海啸,白浪滔天,田庐淹没;海啸退后,伏尸满野,遍地哀嚎。仅阜宁一县,就死亡10000多人。灾后,在当地老百姓强烈呼吁下,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曾下拨20多万大洋,用于修筑海堤。还未开工,就被韩德勤的政府官员侵吞大半,最后仅修了一条一公尺多高的小海堤,根本抵挡不住海啸的侵袭。

1940年10月初,八路军一部南下盐阜。原中共苏皖第二、三地委成员,随军进驻阜宁。第二天,地委在东沟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盐阜地委,书记杨纯(女)。不久,中共阜宁县委、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县委书记先为宋秋潭,后为唐棣华,县长宋乃德。

宋县长上任伊始,在东沟召开了一次爱国民主人士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对民主政府的建议和要求。会上,不少人反映当地百姓遭受的海啸之苦,要求政府帮助他们修筑一条能够抵御海啸的大海堤。宋县长觉得,这既是一件关乎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大事,又是一件难事。会议结束时,他向大家表示:“我们抗日民主政府,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政府。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办好这件事,实现大家的愿望。”

会后,宋乃德来到了东坎的八路军五纵队(1941年1月,整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为师长)司令部驻地,向黄克诚作了汇报。黄克诚详细地询问了准备修筑的海堤多长、多宽、多高?需要多少时间、多少民工、多少粮食?宋县长一一作了回答。黄克诚听了,觉得民主政府刚建立,部队供给尚需筹集,同时又要筹集那么多粮草供应民工,确实存在困难。但他仍然坚定地表示:“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修筑海堤我支持。”宋乃德又和唐棣华交换了意见,便信心十足地离开了黄克诚的住处。

1941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在硕集召开。会议作出三项决议,其中有一项就是修筑海堤。会议决定,成立修堤委员会,由宋乃德任主任,统一指挥修堤工程;经费以盐税作抵押,发行公债100万元,由政府偿还;整个工程分两段进行,先修北堤,后修南堤。

5月15日,北堤正式开工。民工进入工地,粮食却未备足。黄师长闻讯,立即给三师供给部下达指令,要求他们将新购进的12万斤军粮迅速运至工地,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从师直机关安排有关人员赴盐城、东坎等地采购原粮,随即加工,再运往工地分发。由于粮草充足,军民齐心,二十七公里长的北海堤,只用了十五个晴天就顺利完工了。

6月20日,南堤全面动工。时值盛夏,上有热日,下有蚊虫,或暴雨如注,或闷热如罐。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恰逢日本侵略军准备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暗藏在工地附近的敌人,趁机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搞得人心惶惶。总指挥宋乃德不为所动,坚守工地第一线。晚上回家迟了,则与民工同吃同住。有一次因淋雨感冒,还带病坚持工作,稳定人心。正当民工加班加点奋力拼搏时,县粮食科长陈景石、八滩区长陈振东,相继在尖头洋惨遭当地土匪绑架杀害。黄师长闻讯,立即从师部抽调一部分兵力,前往事发地和工地,镇压匪首,守卫工地。黄师长还亲临现场,手持大锹,挖土堆堤。这极大地鼓舞了民工们的士气。在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南堤于7月31日胜利竣工。

经过70多天的艰苦奋战,一条长达90公里、底宽21米、高7.8米的大海堤屹立于黄海之滨。事有凑巧,就在大堤竣工的第二天夜晚,一场罕见的大海啸铺天盖地而来,水位比1939年的海啸还高出6寸,然而,新筑的大堤稳如泰山,岿然不动,百姓安然无恙。

为感恩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当地百姓和民主人士恳请政府,在海堤上立一块“纪功碑”。唐老告诉我,当时曾有代表建议,在“纪功碑”前加上“黄宋二公”四个字。黄师长听了,坚决不同意。他说:“有宋县长代表民主政府就行了”,最终确定用“宋公纪功碑”。纪功碑刻成后,仍载有黄师长的功绩:“惟民国纪元二十九年庚辰之冬(夏),沁阳宋公乃德来宰吾阜宁。下车伊始,咨询民之疾苦,以为政之急,其修筑八滩东北之捍海堤乎……公有鉴于此,辛巳秋具情呈准,首长永兴黄公乃集众议,排万难,征求地方人士谙通治水利工程者十余辈,朝夕研讨,计划兴建,乃运粮筹款,任职分工,征集民夫八千余……”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宋公纪功碑虽有些破损,但质地坚硬,仍像一位硬朗的历史老人,向人们讲述着当年为民造福的黄宋二公的恩德。

标签:海堤;抗日民主政府;盐阜

责任编辑:国亚妮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平台;互联网
江苏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相关企业可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奖励。
无锡;香港;人才
太湖水碧波荡漾,大湾潮澎湃不息。4月24日, “双湾融合共创未来” 2024无锡—香港创新合作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办。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代表,重点知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科技、金融机构代表,无锡重点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齐聚香江,共绘“双湾融合”的宏伟蓝图,共启“珠联璧合”的崭新篇章。无锡还将无锡人才IP与本地非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文创礼品,人才工作品牌IP阿福阿喜也和“同事们”一起赴港,向香港各界展示无锡厚重而鲜活的文化韵味,拉近香港英才与无锡之间的距离。
汉族;女子;同事
4月25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省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10位见义勇为人员光荣上榜。
集装箱船;绿水;海运
4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 ,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
拉贝;托马斯;日记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连线约翰·拉贝先生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
口岸签证;无锡市;高层次人才
22日获悉,无锡市外籍人士永居受理总量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占比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家属占比超过80%。
无锡;樱花;樱花友谊
日本与无锡,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随着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合作发展彰显出更多韧性。
淮扬菜;中华文化;扬州大学
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能引起食客的食欲,更可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苏州;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苏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紫金山;研发;实验室
4月16日至18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