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常州人“巷”往的生活,欢迎来白相
来源:常州日报   2023-04-17 14:04:00

饮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惯以茶会友,借茶静心。清明前后正是茶叶采摘时节,“明前茶,贵如金”,此时捧得一盏好茶身心俱得慰藉。

若说城中饮茶,常州青果巷里茶事江湖别有洞天且各有千秋:专注古树普洱的義興和,偏爱恩施玉露的藤花·欢喜堂、凸显老白茶风韵的百代过客、茶艺师摇篮泥莲茶书院……春来,祛陈发新之际,最好不过在古巷之中以茶载道,挟无限春光细品江南四月天,身与风云闲,心随流水去。

“义与和”

饮茶如遇人,适口为珍

饮茶如遇人,有人一见如故,有茶不喝便会怀念。在青果巷进士牌坊向东不到20米有一小小门户,步入其间,每一处都充盈着东方茶禅之美。这里便是“義興和”。

“'義興和'专注普洱,并且只做纯古树。”主理人邢文凯每年4月便会去云南,辗转于各个茶山,他将选品视作“朝圣”,用心至极。

在他看来,饮茶与读书一样,是一种能量的交互,品多了其意自现——

“懂过”是30多岁的学者,充满男性荷尔蒙,谈吐有内涵又有力量,入口又苦又甜独独没有涩味。

“冰岛”是未出阁的闺秀,单纯而大方,茶韵清甜净澈。

细品自然陈化30年的老茶,像在与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交流,睿智平和,虽不会主动滔滔不绝,但细细品、慢慢聊,能解答所有的困惑、问题,饮完会有安慰……

不像旁的茶馆总有清浅的背景音乐,“義興和”里只有茶水滚沸的声音、风吹窗棱的声音、燃香落灰的声音,在此饮茶心神俱宁。

花守·隐溪菴

入清凉境,生欢喜心

就着潺潺南市河水,饮下一杯馥郁馨香,体味千年时光轮回,别有一番雅趣。青果巷东头左手第一家便是隐于繁华的寂静一隅——花守·隐溪菴。

花守·隐溪菴诞生于8年前,因机缘巧合迁至青果巷。茶苑门面虽小,内里却极开阔。露天大院宽敞明亮接一排临河厢房,入清凉境,生欢喜心。一株高大的苦楝树探枝窗前,四季呈五色,与河水相映。在此凭窗煮茶最是超然世外。

花守·隐溪菴的主理人大学主修美术设计,毕业后走进了茶的世界,常年在全国寻茶参学。在这座清末民初的古建筑里,她最喜与来客饮茶静坐,听曲聊天,感受这茶汤里的四季光景。

在城中央,可以觅得闲静与清心、淳朴与本真的饮茶所在实属不易,花守·隐溪菴便是以茶的方式叙述着院里的春夏秋冬、人情冷暖。

酌泉阁

茶香氤氲,寻韵东方

一间雅室,烹茶举盏,三五茶客,对酌解语。酌泉阁里,正对大门的房间只一架古琴,一琴一茶,于典雅空灵中拨动弦音。所谓酌,喝茶品饮之方式;所谓泉,意为好水,与茶馆河畔环境相契相合。“酌泉阁”之名,由此而来。

主理人方妍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自有记忆起,方妍就是在茶水里长大的。武夷山岩茶是福建的文化名片,钟爱岩茶的方妍自小学习岩茶种植、制作、茶道……伴随年月增益,方妍由热爱者变身为行内人,她希望可以努力让更多人知岩茶、爱岩茶、品岩茶。

手执香茶,心素如简,一方天地之间,享清风明月,返璞归真,这样的生活,多半是每个爱茶人的理想。在酌泉阁,我想做到的就是这样的“治愈空间”,让来客品到一杯“梦中情茶”。

耳畔自然叮咚的流水声,墙角用焙火工艺散发“岩骨花香”的花果香气,被树荫过滤折射进来的温柔光影……处处营造安静、温馨、怡情的沉浸式品茶体验,无一不表达方妍的匠心独运。

观茶庭

际遇历史,接续未来

青果巷的57号古宅,是一家叫“观茶庭”的新中式美学空间。这座建筑为清代文保建筑“李宅”,顾名思义即原主人姓李。巧的是如今“观茶庭”的主人也姓李。

“90后”主理人李尔曹说:“我家就住在青果巷对面,小时候我爸常骑着摩托车带我在青果巷里穿梭,所以,我、我的家人对这条巷子感情很深。”

在一众古朴传统的茶社中,观茶庭显得非常年轻。充满简约风格的时尚灵感被装在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之中,老街古宅与清新装饰,茶桌围炉与吧台塌座,竟然在这里奇怪又和谐地组合到了一起,成就了独一份的有趣别致。观茶庭的茶果子也是一绝,一口软糯的团粉便将中式茶点的精致优雅展露无疑。每周末,观茶庭都会组织茶会、手作茶果子等活动,回回都是宾朋满座。观茶庭像是个让人忘记年龄与身份的地方。

留过学、看过世界的李尔曹用一座“观茶庭”,观“茶”着青果巷的过去,也正是无数个如她一样的年轻人,是此地未来的书写者。

标签:青果巷;岩茶;饮茶

责任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