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一本老书记录一段历史 富春“花局”如何转为“茶社”的
来源:扬州日报   2023-05-31 17:18:00

《当代中国》商业卷名店篇。王鑫摄

富春,对于扬州人而言,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也有很多人知道,富春原来是一家花局,为何转变成茶社的呢?记者昨天了解到,扬州吾城记收藏了一本《当代中国》商业卷扬州饮食名店,对此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

花局曾经一度辉煌

这本书中记载,清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陈霭亭先生,以挑花担卖于扬州的街头巷尾。积些银元后,在扬州得胜桥一处,租赁了十几间民房和空地,创设“富春花局”。原始资本为铜钱一千二百吊(含银元八百元)。在此开辟出一个小小的花局,雇用花工四人。栽培四季花卉和创作各种盆景应市,花局刚开始营业,自种自销,后来供不应求,均向外地购进“熟货”应市,业务逐渐扩大,每年营业额达到3000银元至4000银元,利润1000多银元。1910年,陈霭亭去世,其子陈步云继承父业,继续经营。

商会会长孝敬父亲

时任扬州商会会长周毂人的父亲周颖孝有一嗜好,就是天天去茶馆吃茶。当时商会“商业中学”庶务员陈步云便向周毂人建议,在他的花局自办茶馆,专供周颖孝和朋友们享用。

周颖孝邀约知己故人,凑合四十元钱,作为开办费用,这就是富春茶社的原始资本。茶社的开办费有了着落,花局分出两间房子作为起座,闲着的花工做招待员,茶社应用茶具设备,均向“通灵泉”茶馆租用。开始,名为“藏春坞茶社”,后改名“借园俱乐部”,数月后定名为“富春茶社”。就此,“富春花局”完成了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周毂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周毂人不仅是当时的商界领袖,也是冶春后社成员,属于“文商兼备”。“吾城记”中还藏有周毂人写的信札,尽管寥寥数笔,但学识丰厚、满腹才华可见笔端。

名家名文共赞富春

富春茶社很快声明远扬。文史名家、“甲寅四友”、冶春后社重要成员杜召棠在《蜗涎集续集》的下集第七卷特写“富春茶命名记”。文中写到,“凡过扬州者,无不以啜茗富春为乐,久客他乡之士,亦恒以富春为念,形诸笔墨,见诸诗歌者,更不知殷几”。

富春也是游子思乡的载体。“南社”老人李仲南在1981年所撰的《从富春千层糕谈到扬州一般土特产》一文中,从“富春茶社”的花卉、清茗、点心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驰誉全国的缘由,还原了“富春花局”的早期历史及后来发展的过程。

史料记载百年庆典

在“吾城记”中,还有一些关于富春的史料。《中国食品报》1985年12月版等史料,讲述了当年富春茶社举办了创建百年庆典。“醉月”“琼花”“红芍”“绿梅”四个现代化餐厅开始接待顾客,日营业额超过四千元。

在“香飘百年”纪念宣传册上,名师有董德安、徐永珍、陈春松等。“名店出名师,名师出名点(菜),名点(菜)出名气”,如此良性循环,让林散之、萧娴、陈大羽等众多名人留下墨宝与文章。 (通讯员 陈坚 记者 王鑫)

标签:王鑫;当代中国;扬州

责任编辑:刘慧

阅读推荐
最新消息.jpeg.jpg
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
微信截图_20250210105449.png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78.09亿。
cyRsYajP7STvVkjKn8h2qWjg.png
当我们打开手机查看分钟级降雨预报时,是否想过这些精准预测背后藏着怎样的科技密码?
bc1a5d4a1469471598608b01cd0b4bcb.jpg
春节期间,徐州陆港集团累计服务保障中欧班列开行2列、发运内贸班列2列、铁海联运100TEU (标准集装箱)。
2025021008435393401990.png
当下,流传千年的中国音乐,正以更加优美、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融入时代,融入世界。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