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大IP和流量不是“万金油”,传统文化成“破圈密码”
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2025-02-06 10: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喜迎“开门红”,截至记者发稿,6部新片的总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票房已经超过50亿元,并且势头不减,即将接棒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春节档超出预期的亮眼成绩,不仅为电影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更引发了对于内容创新、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这些思考将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1月29日,春节假期除了游山玩水、走亲访友、逛街聚餐外,走进电影院享受一场视听盛宴也成为了不少市民休闲娱乐的一大选择。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头部影片刷新影史纪录,江苏票房位列全国第一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表现卓越,多项票房成绩大幅跃升,《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头部影片刷新影史纪录,推动票房大盘显著增长。

猫眼研究院2月5日发布的《2025春节档电影数据洞察》显示,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同比大幅增长18.6%,观影人次达1.87亿,同比增长14.7%,均刷新春节档影史纪录。其中,2025年春节档日均票房超2021年,创造了日均13.55亿元的新纪录。

江苏票房达10.01亿元,观影人次达1919.51万,票房和观影人次均位居全国第一,刷新我省春节档票房纪录(2021年春节档8.7亿元)。

由于今年春节档电影类型丰富,带动不同观影群体走进影院。《2025春节档电影数据洞察》显示,今年春节档城市线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三、四线城市贡献57.8%的票房。《熊出没·重启未来》和《唐探1900》最下沉,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都在60%以上;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更多家庭走进影院,观众中购买3张票以上的占比近三成;在强粉丝属性的带动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成为档期内复购率最高的影片。

从动画到神话,传统文化成“破圈密码”

2025年春节档的火爆,不仅得益于影片类型的多样化,更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现代视角重构神话故事,探讨家庭、友情、自我认同等,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导演饺子表示,影片通过哪吒与敖丙的成长,展现了“神仙与魔”的复杂关系,传递出“年轻一代对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融入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魔家四将的造型灵感来源于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邓婵玉的创作则参考了商代将军妇好。《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凭借武侠文化的深厚底蕴,以“热血”“气势磅礴”的视听体验吸引了大量观众。

这些影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通过先进的电影工业技术得以升华。“利用先进的视觉效果技术来呈现传统故事中的神话场景或历史战争场面,可以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体验,也拓展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影评人梅子说,这也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大IP和流量不是“万金油”,好故事才是“票房法宝”

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档“全员大IP”的阵容拥有庞大的观众基础,在档期热度加持下,展现出强劲的票房号召力。

图为在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广场旗舰店,不少市民前来观看春节档新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精良的内容制作,是《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的关键。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介绍,“制作”是观众映后评论中高频提及词汇,占比较前作大幅提升。此外“剧作”提及率也有成倍增长,证明观众对故事的认可与喜爱。影片上映后,影片宣传物料及二创作品走红,助力影片进一步“破圈”,为档期票房冠军奠定了观众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遭遇了口碑两极分化。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较高的热度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却未能满足观众的高预期,导致票房和口碑表现均不如前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选用流量明星作为主演,以期提升票房号召力。事实上,明星演员确实带动了预售热潮,但影片本身未能为票房带来持续动力。

可以看出,大IP和流量明星并非提升票房的“万金油”。2025年春节档再次印证了“内容为王”的市场规律——只有在影片本体质量过硬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IP和流量的商业价值。

标签:票房;春节;影片

责任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