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3:00,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商务厅专场。省商务厅厅长陈涛围绕“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作介绍,并回答记者问。
胡 竹: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九场,围绕“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进行发布。
我们邀请省商务厅厅长陈涛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和陈厅长一起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存,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开发区处处长朱卫东,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甄莉萍,省商务厅外国投资管理处处长潘宇驰。
下面我们先请陈涛厅长介绍情况。
陈涛: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也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苏商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开放也是江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全省商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领,以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牵引,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创新,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商务运行总体回升向好、结构持续优化,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前列。相关工作和成效可以用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是“稳增长”:今年以来外贸进出口规模屡创新高,1-8月份累计进出口3.65万亿元、同比增长8.5%,也是新高,规模稳居全国第二位;实际使用外资148亿美元、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达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好于全国、好于周边,规模也保持全国前列,占全国比重为10.1%。二是“提质量”:在质量方面也有改善,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主体;全省“新三样”出口规模、RCEP签证出口货值、制造业外资规模等均居全国第一;外资项目当中,入选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重点外资项目数分别占全国的27.5%和19.9%,这两项都是全国第一。三是“创优势”:加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全省跨境电商业务规模稳定增长,增幅高于全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资企业开票销售和新设企业数在今年均实现逆势增长,我省外资利润再投资规模已经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第一。四是“强平台”:今年是江苏自贸试验区挂牌五周年,这五年来累计探索形成近400项制度创新成果,有2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年我们又制定实施了制度型开放第二批任务清单。9家开发区位列去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评价前30位,这个数量也是全国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八连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我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围绕江苏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五个方面的安排。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全面把握江苏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特殊地位,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这个目标牵引,着力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安排,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提振社会需求,巩固消费的“主引擎”作用。最近各界对消费品以旧换新都十分关注。商务部门将认真落实这项惠民政策,开展好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等专项活动,推动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以政策的“真金白银”让群众多得实惠、便捷享惠。我们也将持续办好“苏新消费”四季促消费活动、电商直播系列活动等等,创新消费场景,推进首店首发经济,焕发老字号消费活力,不断完善城乡各类各层次的商贸流通载体,努力为群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更为舒心安心的消费体验。
第二个方面是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夯实贸易强省“三大支柱”。我们将围绕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重点做好市场开拓、转型优化和体制机制创新这三篇文章。我们也将继续强化贸易促进,省市县联动,我们每年支持200场以上境外重点展会,这其中新兴市场展会占比将超过50%以上。持续完善支持举措,拓展绿色低碳产品等出口。推进特色服务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字贸易公共平台等建设,加强企业的梯度培育,争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我们也将联动各地各部门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助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加快发展。
第三个方面是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引导外资加码江苏深耕发展。我们将落实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制造业全面开放措施落地,支持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取得更大成效,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便利QFLP等跨境投资。2022年以来,我们制定并实施了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年行动计划,应该说成效比较显著,今年底政策将到期,当前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鼓励政策,通过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继续引导和鼓励存量外资增资扩产。我们也将定期开展外资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免退税资格认定核定工作,着力构筑外资高端要素集聚高地。我们也会高标准保障外资国民待遇,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完善境外人员来苏、在苏便利化举措,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不仅愿意来,还能融得进、发展的好。
第四个方面是强化平台能级提升,完善高水平开放载体支撑。我们将落实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等部署要求,持续实施江苏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三年行动,争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试点尽快落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力、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我们还将研究制定深化开发区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苏州工业园区新一轮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落地,引导和示范带动全省开发区转型发展、创新提升,夯实主阵地作用。实施省内国际合作园区的引领支撑工程,提升重点国别合作能级。我们也将完善新苏、苏港等合作机制,办好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等品牌活动。
最后一个方面是注重系统集成创新,推进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组织实施好制度型开放第二批任务清单,开展更多首创性、集成式探索,着力打造制度型开放标杆示范。联动省相关部门和地区,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苏州工业园区中新数字贸易合作等试点落地见效,突破堵点障碍,畅通资金、数据等要素流动,更好服务支撑高水平开放。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内外贸标准、检验、监管等有序衔接。
我就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胡竹:
谢谢陈厅长。
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第一个问题,请左边第一排右数第二位记者提问。
中央广电总台记者:
国家有关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出台后,如何让更多真金白银的优惠尽快惠及消费者、让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省商务厅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吴海云: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国家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后,省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认真谋划,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主要从3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衔接。加力支持政策提高了补贴标准,扩大了补贴品类,需要及时做好前后政策的衔接工作。我们已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及操作指南,其中,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溯及过往,加力政策出台前已经享受1万元补贴的,将按照2万元标准补齐差额,让消费者一分不差的享受财政补贴。
二是强化工作协同。坚持“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下”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补贴审核、资金拨付流程,在审核上提速,在服务上提质,打通申领补贴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我们推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让消费者处理废旧物资更加便捷,逐步建立“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手机短信息等,多层面、多渠道扩大政策影响力和覆盖面,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政策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与此同时,我们依托“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出更多优质、优价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换新需求。
加力政策实施以来,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截至9月23日,全省汽车报废更新累计申请7.83万份,审核通过5.67万份,已经发放政府补贴2.86亿元;报废汽车回收17.05万辆,同比增长128%;绿色节能家电累计销售25.55万件、15.46亿元,发放政府补贴2.5亿元,补贴资金使用进度超过12.51%,其中县域门店销售4.78亿元,发放政府补贴8920.2万元,进一步激活了下沉市场消费。下一步,各设区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细则也将启动和发布,请广大消费者持续关注各属地实施细则发布情况。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
今年以来,江苏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特别是“苏新消费”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请问下一步有什么具体举措?
王存: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看来您对消费非常关心、也非常关注。确实,消费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更事关江苏经济的长远发展。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强化活动引领、政策支持、载体支撑和服务协力,深入拓展“苏新消费”品牌活动,扎实推进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省上下成功举办“苏新消费·春惠江苏”“苏新消费·夏夜生活”“苏新消费·金秋惠购”系列促消费活动,聚焦汽车、家电、家装厨卫、餐饮等4大重点行业,累计开展8项省级重点活动、举办36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发放超8.3亿元消费助力券和数字人民币红包,超10万家商家参与。1-8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万亿元,同比增长4.5%,社零增速好于全国,好于周边,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全省商务系统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创新活动形式,整合多方资源,全面促流通扩消费,推动全省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一是抓实效,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两新”加力政策,充分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增量资金的撬动作用,组织开展2024年“苏新消费·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以旧换新”专项活动,出台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进一步推动家装厨卫“焕新”。二是抓活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深入拓展“苏新消费”系列活动,以“金秋惠购”为主题开展20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组织近3万家商贸流通企业参加,力促形成“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红红火火、沸沸扬扬”的消费氛围。三是抓载体,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活动,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含大中型超市)30个以上、农贸(集贸)市场80个以上,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便利居民生活。发掘一批亮点突出、创新性强、有借鉴意义的一刻钟生活圈典型案例,打造一批样板社区。四是抓平台,持续创新消费场景。开展第三届江苏电商直播大赛、美好生活主题直播、直播助农专场3大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焕新直播、助农直播、景区街区逛播、新品首播、“我为家乡代言”直播带货等特色活动。持续开展“江苏味道”品牌餐饮促消费活动,扩大苏菜影响力。组织参加第七届进口博览会,促进江苏优品销全国卖全球。
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请问该项工作推行之后,为开发区营商环境打造、新入区项目加快落地方面带来哪些变化?下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有什么具体安排?
朱卫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发区区域评估是省商务厅牵头的一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改革举措。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要求,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构建了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立足开发区实际需求,分区域、分批次开展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区域评估主要是指政府对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评估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形成整体性、区域性评估成果,供区域内投资项目共享。目前,我省15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已经开展矿产压覆、地质灾害、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洪水影响、环境影响、地震安全性、气候可行性、水资源和节能等10个事项预先一次打包式的区域评估,将原先的“单个项目评”变为“区域整体评”,“企业付费”变为“政府托底”,“申请后审批”变为“申请前服务”,区域评估费用由开发区管委会统一承担,成果统一管理应用,供区内新项目免费使用。对符合区域评估成果适用条件的新入驻项目,可直接使用区域评估成果,不需要再单独组织评估;如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明确要求,则可以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工作流程可以相应简化。实践表明,区域评估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对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地、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在更高水平、更广区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区域评估工作:一是探索增加评估事项。按照评估事项“能简尽简”、应用流程“能简尽简”、审批程序“能简尽简”的原则,推动更多适宜开展区域评估的事项纳入评估范畴。第二是扎实推进评估成果应用。进一步加大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力度,创新成果应用模式,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三是强化评估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一批示范效应强、带动作用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功实践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推动开发区加快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提升建设发展水平。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结合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请问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落实的举措?
甄莉萍: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数字化、绿色化是我们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在推进贸易数字化方面,我们将着力扩大跨境电商出口。去年9月省政府组织举办跨境电商培训会,在省政府高位推动下,全省跨境电商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举办了各类交易会、选品会、对接会等200多场促进活动,苏州获2023年度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第一档”,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部等9部委近期出台的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相关意见,扎实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带。依托我们的制造业优势,推进“产业带+跨境电商”融合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配件、轻工纺织、机械设备、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30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推动更多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二是涵养产业生态。做优做强跨境电商综试区、产业园区等载体平台,加强与重点平台合作联动,培育推介徐工电商、苏豪“弘途跨综”等专业平台,加快引进优质服务商资源,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部门联动,以及政银企合作,创新监管和服务模式,在贸易便利化、金融产品创新、物流通道畅通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增强竞争力。
在推进贸易绿色化方面,着力拓展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近年来,我省外贸加快向“绿”而行,绿色低碳产品国际竞争力在逐步增强,比如说光伏、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规模持续居全国首位。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培育绿色贸易新增长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托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引导优势产业聚焦绿色低碳,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外贸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产品迭代。二是深入开展“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积极争取优质展会资源,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环保科技类企业出海参加国际重点展会的支持力度,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三是组织开展贸易绿色发展专题培训,指导外贸企业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积极主动适应绿色贸易规则,提升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2024年落实行动方案要有实质性进展。请问目前我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行动方案落实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新的考虑安排?
陈涛:
感谢您对这项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7月视察江苏时,对江苏提出的重大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高度重视,去年出台了《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行动方案》。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商务厅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扎实推进方案明确的八个行动方案,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和进展。刚才前面我介绍情况时说了一些商务运行数据和业务工作情况,也体现了这方面工作的成效和进展。此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省上下形成了推进双向开放枢纽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成为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目标总牵引,在全国开放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覆盖35个部门和13个设区市的协同推进机制运行顺畅、统筹有力,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对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推进。第二个方面是相关重点领域工作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效。比如说,今年6月份,省委主要领导率代表团考察日本、韩国,高位推动东亚经贸合作、畅通了区域产业循环。再比如说,7月份,省政府与商务部签署了《合作共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框架协议》,争取了一批国家层面对江苏的支持事项。今年以来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刚才我也向大家介绍了相关数据和工作情况,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国际航班航线持续恢复,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三是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推广借鉴价值的创新案例。比如说,南京市逐条梳理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应用场景,建立了督查激励机制和政策诉求、重点项目、案例经验“三张清单”;无锡市针对外籍人士实际需求,率先在全省推出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措施,服务保障高水平开放;再比如说,常州市统筹推动产业链协同减碳,提升对碳壁垒的应对能力。近期,我们省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一批创新案例,鼓励各地互学互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刚刚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以及通过的《决定》也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我们明确了未来方向和工作重点。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立足“十五五”这个关键,前瞻性谋划我省深化“一枢纽”建设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等等,研究提出新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为推进双向开放枢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突出“世界聚合力”这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八个行动,持续提升对全球资源要素的集聚流动力、配置增值力和辐射带动力,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三是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推动中央和省委明确的开放领域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加强对经验案例梳理摸排、复制推广,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鼓励互学互鉴。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凤凰网记者: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8月31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发布了《江苏省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请问能否介绍一下我省在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方面的最新进展和下一步打算?
吴海云: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汽车依旧换新包含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两个方面。省商务厅多措并举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工作。8月中旬,我省首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已发放至消费者手中,各项工作进度在全国均位居前列。
汽车报废更新方面。截至9月23日,全省累计共收到汽车报废更新申请7.83万份,审核通过5.67万份,发放补贴2.86亿元;报废汽车回收同比增长128%。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申请数量持续增长。从“五一”期间接到首笔汽车报废更新申请以来,平均每周的申请量从5月份的不足100份,增长到目前平均每天都是1000份以上;汽车置换更新上线一周,日均申请量超过2400份。第二个特点“汽车换能”趋势显著,截至目前收到的报废更新申请中,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的有5.2 万份,占比达到66%,远高于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省汽车销量中38.4%的渗透率,促进汽车换“能”,也就是说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汽车置换更新方面。我厅及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具体工作举措,并且于9月7号发布江苏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操作指南,随后我们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发布了江苏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问答。同时,我省汽车置换更新信息管理系统已于9月12号开放上线,消费者可通过“江苏商务”微信公众号中的二维码或者苏服办APP进入申请页面,截至9月23日全省申请量已达2.26万笔,预计补贴金额2.71亿元。此外,我厅还为各市、县(区)商务局以及积极参与汽车置换更新活动的汽车经销商开展了业务培训,希望能够更好地为我省的消费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换新服务。
下一步,我厅将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新闻发布、主流媒体宣传等在汽车销售企业、公众场所等各种促消费平台开展宣传。各地商务部门通过热线电话回复咨询等形式,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解读,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政策,并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二是加快审核进度。优化申请审核流程,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及时反馈审核结果,让消费者及时掌握申请办理进度。三是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核和补贴发放程序,保证我省消费者的补贴资金应享尽享、快享早享。
现代快报记者:
近年来,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上买买买成了老百姓购物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我省今年以来电商发展的状况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措施办法?
王存: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商贸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创业就业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增长极”。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大力推进“电商+产业带”发展,积极开展特色网络促消费活动,全省网络零售规模稳步增长,市场持续扩大。据第三方机构数据,1-8月份,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7968亿元,同比增长7.2%;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6633亿元,同比增长5.9%,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网络零售对社零增长发挥了良好的拉动作用,为我省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苏北地区网络零售增速抢眼,我们宿迁、徐州、盐城等地的网零同比增速均在22%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推进数字商务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大众生活目标,采取积极有效举措,进一步推动我省电商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产业电商集聚发展。依托江苏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电商转型突破,锻造实体产业发展新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入推进34个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县域电商做优做强。二是深入实施“数商兴农”。举办“数商兴农庆丰收”活动,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完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继续组织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开展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活动,助推地方电商创新发展。三是积极开展电商促消费活动。继续高标准举办“江苏电商直播技能大赛”,打造省级电商直播特色活动。组织“丝路云品”电商专场活动,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特色产品对接国内市场,不断丰富消费市场供给。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江苏将如何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做好服务?
潘宇驰: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江苏外资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应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我省的“金字招牌”,也是外资企业看好江苏、根植江苏的关键所在。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聚焦重点、突出特点、解决难点,不断提升外资服务保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聚焦外资企业关切,确保支持外资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我们将继续推动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江苏省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28条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同时对于外资企业关注度高的专项政策,比如外资企业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外资研发中心政策和省级外资总部政策等,我们也将持续加大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优化完善政策执行的具体措施,努力提高外资企业对这些政策的认知度和获得感。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外资项目尽快落地。我们将继续发挥重点外资项目专班的作用,定期梳理省级重点在谈在建外资项目,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着力解决外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同时还将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同时对于面广量大的外资项目我们也一视同仁,加强与各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这些项目都能够早落地、早投产。
三是畅通政企沟通的平台,及时回应企业的诉求。我们将持续举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外企与部门面对面”等系列活动,以及运用外资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系统等工具,加强与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常态化沟通交流,拓展收集问题、听取建议的渠道,及时解决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持续梳理外资企业、外籍人员关注的堵点、难点问题,努力为广大外资企业在苏发展营造可预期、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胡竹:
谢谢陈厅长,也谢谢其他五位发布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