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玄武湖,万物繁盛,荷花风中摇曳……亲水栈道旁,一场水下直播正在进行。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南京玄武湖水下慢直播活动。直播间从演播室搬到玄武湖畔,并邀请3位专家坐镇,公众可以通过直播探秘玄武湖的“水下世界”。
伴随着轻微的马达声,一艘黄色“小船”被放入水中。“嗡”一声,它“睁开”安装在头部大大的“眼睛”,一束探照灯光直射前方水域,水下的一切都清晰起来。“这是水下无人机,它拍摄的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岸边的大屏幕上。”在岸上操控水下无人机的工作人员介绍。
“小船”在水里灵活驶向深处,神秘的“湖底世界”渐次映入眼帘。苦草、金鱼藻等各种水生植物繁茂摇曳,鱼儿在高颜值的“水下森林”游弋穿梭……“沉水植物具有令人惊叹的‘智慧’,它像弹簧一样可以根据水面高低进行自我调节和繁殖。”玄武湖公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卞沧桑在直播间说,沉水植物虽然常年生活在水下,但依靠高换气和上浮等技巧,能够顺利完成营养生长和繁殖后代的任务,大大减轻了后期的人工养护成本。
镜头内,“水下森林”的水质清澈透亮。“沉水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不仅自身具有氮、磷吸收能力,也是水体生物多样性赖以维持的基础,可以有效改善玄武湖水体环境。”
如何判断玄武湖的水质是否向好?多种水生动植物自由生长提供了答案。“目前有水鸟20多种,水生植物40多种,水生动物46种,其中鱼类22种。”卞沧桑介绍“湖下世界”的“家庭成员”,欢迎更多游客加入玄武湖生态保护。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周艳文现场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南京市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健康的水系统是具有韧性、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循环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真正实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状态。”目前,南京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河湖水生态的调查与评估。据了解,上半年,南京市11个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逐月水质100%优良。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戎飞霞线上讲述玄武湖的历史背景,带领大家“云”游玄武湖。“最让我们自豪的是,玄武湖明城墙周围发现世界城市环境中已知的最大自然更新水杉种群。在自然条件下,水杉原生种群的天然更新非常困难,这一发现为城市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选A”……为提高公众参与度,主办方还与网友们展开互动问答,介绍南京生态环境所编著的绘本书籍、书签等周边文创。网友们纷纷在屏幕下方刷起“想要!”将直播热度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