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吴江探索发展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江南文化新场景绽放迷人光彩
来源:新华日报   2024-06-28 09:59:00

在苏州吴江,低空旅行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游客打开了一扇领略新时代鱼米之乡锦绣画卷的新窗口。

“塘浦圩田、桑基鱼塘,这些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我们行走其间,感受并不深刻。然而,当从高空俯瞰,太湖的辽阔、农田的规整、桑林的广袤尽收眼底,这才真正感受到了这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游客张怡在太湖七都飞行营地体验了一次“中国江村线”飞行路线后感慨道。

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吴江旅游业也迎来一场新的发展方式变革。在这里,“新”旅游场景不断涌现,解锁新体验,激发新消费,塑造新动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体验化旅游现实需求的同时,也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科技赋能

为文旅插上“腾飞之翼”

运河古镇元宇宙、数字人伴游、数字艺术馆……乐游吴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化、旅游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数字科技赋能下,旅游变得更加生动可感。

走进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平望·四河汇集,扫一扫老街海报上的二维码,瞬间“穿越”到“DAYUN元宇宙”世界。老运河、安德桥、司前街等平望美景,在手机屏幕上一一展现,游客穿梭在这个1:1复刻的平望“平行宇宙”里,不仅可以实现即时交友、下单咖啡,还能参与猜灯谜、围炉煮茶等互动游戏。

作为“DAYUN元宇宙”运营方,江苏大运远见文旅公司数实融合部副总监戈辉介绍,目前,他们已对平望古镇17000平方米核心区域进行了数字孪生,通过文化数字化赋能“游民”的深度体验,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打造一个“主客共享”的元宇宙。

在水绿相依的东太湖畔,出自普利兹克奖得主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之手的苏州湾文化中心,宛若飞舞的“双飘带”,如丝绸般平滑,如水袖般韵雅,不仅寓意着湖湾的灵动、文旅的交融,更以其独特的“数字风景”呈现出别样的“诗与远方”,牵住游客对吴江的向往之心。近期,文旅部正式发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苏州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成为我省今年唯一入选度假区。

在苏州湾博物馆,“犍陀罗艺术展”展现丝绸之路文化融合下的雕塑艺术,让观众深入探索异域造像的美学精髓;而“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展览则汇聚了织造、篆刻、制扇等传统工艺作品,糅合各朝代名家诗词,呈现江南雅韵。此外,馆内数字主理人“苏小婉”作为虚拟导游,通过伴游服务,带领游客沉浸式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让参观之旅更加生动有趣。

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漫无边界——航天科技沉浸艺术展”通过数字技术,精细还原火星与月球场景,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太空漫游的奇妙,还能亲身体验太空电梯升空的惊险刺激。

在苏州湾大剧院,莫言话剧《鳄鱼》进行全国首演,将电影级别的视觉制作技术、3D渲染模型技术等应用于戏剧舞台,为观众提供更为立体的观剧体验……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旅游目的地,折射出吴江加快发展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今年年初,吴江召开数字化改革推进会,明确提出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创新,更大力度用好数字化手段,全面展现“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江南文化新空间。

创新融合

旅游从“风景”转向“场景”

翻看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观察,不难发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景点。一片露营草地、一场国风市集、一座唯美建筑……各类沉浸式体验新场景,都足以成为“旅游吸引物”。

“秋天的阳光醇厚柔润,在建筑物顶端闪闪发光。河流,树林,软绵绵的草地,云絮从上面缓缓飘移。”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书中描绘的这番景象,用来形容吴江汾湖的曲水善湾春晓·水杉居餐厅再贴切不过。这家餐厅依水而建,外形别具一格,荣获建筑界的“奥斯卡奖”后迅速走红,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河道纵横,荡漾棋布,水是吴江的灵魂,也是其发展旅游的一大优势。震泽镇的众安桥村趣浪水上俱乐部,开业没多久,便成为了知名的户外打卡地。众安桥村北依长漾湖,南临周生荡,有着东汉吴国大都督周瑜曾在此训练水兵的历史。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桨板、皮划艇、独木舟、冲浪艇、龙舟等各类水上项目,还有机会与水鸟、飞鱼、野鸭等“小精灵”不期而遇。

位于吴江最南端的桃源镇,以其“水乡森林”的美誉,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林海寻梦”之地。这个暑期,林海天池嗨KING野奢营地特别推出探秘萤火虫露营活动,将萌宠喂养、亲子游戏、露天烧烤、夜探萤火虫、篝火晚会等趣味玩法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桃源生活”。

当前,研学旅游方兴未艾。位于七都镇的开弦弓村,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笔下的“江村”。前不久开门迎客的“江村1936·山水桑田”人气火爆,园内的蚕桑研学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粉墙黛瓦的建筑与周边连片的桑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江苏浦江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慧说,研学中心投用后,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桑树种植、丝绸DIY、桑蚕饲养、蚕丝剥茧、丝绸纺织等活动,深入了解江南蚕桑文化。

时尚惬意的田园生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深入乡村体验。沿着长漾带,游客们可以打卡众安桥村的“苏小花”田野餐吧、金星村“莓好庄园”、庙头村的“村上·长漾里”等,徜徉于枕绿水、享炊烟、忆乡愁的美好意境中。

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新”。吴江自然资源禀赋优越,通过探索“旅游+”“+旅游”融合模式,催生一系列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这些创新融合有效促进文旅消费,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响品牌

特色IP拼出旅游新图景

在旅游领域,文旅品牌的塑造至关重要。君不见,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叹,引来无数中外游客一睹“天堂”真容。从近期经验来看,淄博、哈尔滨、阿勒泰等地,之所以能够成为文旅“顶流”,靠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多的是因为独特的文旅IP而成功“出圈”。

对于吴江而言,古镇、名人、非遗等地方文化IP资源丰富。如何深入挖掘这些文化IP,开发出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当下吴江旅游业以“新”求“质”的关键。

丝绸是吴江的一张“金名片”,盛泽镇以其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被誉为“千年绸都”。打卡江南地区唯一保留的古蚕神祠——先蚕祠,体验蚕花制作技艺,听一场关于丝绸故事的“小满戏”,逛吃烧麦博物馆……小满时节,行走在盛泽蚕花里街区,处处能感受到丝绸文化和小满习俗的独特魅力。

古镇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吴江展示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黎里古镇,是《繁花》作者金宇澄思之念之的故乡,他的繁花书房已成为古镇新的文化地标。“黎里的魅力很早进入我的文学,这十年进入了我的画面,几乎是本能的驱使。对于每位作者来说,创作立足点都源于最靠近情感的内容。”金宇澄说。如今,游客在繁花书房中感受江南老宅的新生与金家家族故事,获取精神滋养。然而,黎里不止于繁花。在端本园,游客可以沉浸式观看话剧《恋》,化身“戏中人”,体验悬疑与爱情交织的戏剧故事;在邱宅,这所明代老宅蝶变成洋为中用艺术馆,展出珍贵的西洋古董家具,为游客打造一个艺术文旅空间。

“莫道园林小,佳景知多少”。退思园位于同里古镇,是晚清私家园林建筑的典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苏吴江苏州湾数字文化资产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琴透露,他们正以退思园等苏州古典园林为本体,深入挖掘园林美学文化,提炼数字文化资产IP,从而开发出更多沉浸式旅游体验空间。目前,已开发出白居易、赵佶、文徵明等人物IP形象,以及“新雨后”“有鹤”等10多个文旅IP,并启动了版权登记流程。

发展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的创新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特色IP打造等,吴江将建设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标签:游客;苏州;古镇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微信截图_20240627164632.png
穿戴甲是一种可戴可卸的美甲,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穿戴甲通过电商进军海内外市场。5月下旬以来,东海县每天生产手工穿戴甲40万副,其中不少产品借助跨境电商走向世界。”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政说。
未标题-4.jpg
6月26日晚,搭载大熊猫“云川”“鑫宝”的车队驶离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它们将搭乘包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往美国,开启新一轮中美大熊猫保护合作。
ibP462DrLibezNPWO8ft8NQp.jpg
日前,中国各项目运动队陆续公布巴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名单,江苏已有多位运动员入选,将亮相奥运赛场。
vSgDhjaX9PYFjev6muIkcLiK_副本.png
6月24日上午,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微信截图_20240624113320.png
为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AI大运河˙四世风华》宿迁首部运河主题AIGC短视频今日上线!
本网策划
P020240511402489393759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