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南通:下一个万亿,看创新!
来源:微讯江苏   2023-06-27 14:14:00

2020年11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

第一站就来到南通

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

同一年

南通迈入了GDP万亿城市行列

站在新起点上

南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

科技点燃梦想

创新成就未来

迈入万亿之城的南通选定

科技创新

作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远眺江海

一批“大国重器”

从这里起航

成为南通“智”造的最强注脚

【希望6号】

➢世界上首个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

➢我国首个从设计、采购、建造、调试、运输到海上安装,一站式全过程的总包工程项目

许丛军 摄

【天鲲号】

➢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

➢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

许丛军 摄

【一航津桩】

➢世界最先进140米级打桩船

➢全球桩架最高、吊桩能力最大、施打桩长最长、抗风浪能力最强的专用打桩船

许丛军 摄

【极地探险邮轮】

➢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邮轮

许丛军 摄

【乌东德】

➢国内首艘起重+运输一体化深远海风电施工船

许丛军 摄

【海洋石油123】

➢目前中国首艘应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全新FPSO

图:南通海事局

在江之尾、海之端

南通以建设

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以对标苏南、追赶苏南、融入苏南为方向

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抓手

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


数说南通科创

自2021年南通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以来,南通科技人才强市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6.5%,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已创成2个国家创新型县市、3个省级创新型示范县(市、区),数量全省领先;

➤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45万人,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累计培养引进省“双创”人才677人、团队50个,连续七年全省第二。

一组数据看

南通科技创新这五年


聚焦南通做法

“长三角一体化”和“科技创新”是南通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之问的“题眼”。南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南通靠江靠海、紧邻上海,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的唯一城市,也是江苏“1+3”功能区中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员。近年来随着大机场、大港口、大通道等基础设施的不断突破,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承担着承接上海苏南辐射、向北向西传导带动的重任,产业基础、发展空间、交通区位、人文交融等优势明显,扮演着“综合型战略支点城市”的角色。

当前,位于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的南通正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大力探索创新资源共用、载体共建、利益共享等机制,与周边城市共建紧密型的创新共同体,努力争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南通推进科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用“1234”四个数字来概括

“1”是在定位上

南通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2021年,南通市就组建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科技创新委员会。同年的南通市党代会上,明确了“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位居“五城市”之首。

“2”是在制度上

南通市建立起双月例会制度,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集,每两个月点评推进一次科技和人才工作,通过把成绩晒出来、把问题摆出来,推动板块之间你追我赶、奋勇当先的浓厚氛围。

“3”是在路径上

南通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扎实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科技赋能创新,以人才引领发展,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去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半壁江山,技术合同成交额278.5亿元、全省第四,省内率先建立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4”是在举措上

主动对标一流、加快跨江融合,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上突出做到“四个着力”。

着力用好科技招商“关键一招”

引进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四有型”科创项目超1000个。去年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17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935家,均创历史新高,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突破10000家,有效实现了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着力瞄准产创融合“主攻方向”

在全省率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攻关,设立长三角协同创新专项,全市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建立起协同创新合作关系。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牵头组建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化产教联盟、长三角纺织产教联盟等共同体。

着力强化平台载体“基础支撑”

南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校企联盟1144个,引进技术转移机构62家,产学研合作项目1600多个,其中长三角地区产学研项目占比超过80%,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省船舶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跨区域创新平台落户南通。深入推进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两地共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突破100家。高标准建设沿江科创带,不断提升创新浓度。

着力积蓄创新人才“核心力量”

以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在全省率先以人大立法形式,将谷雨节气确定为“南通人才日”,出台的“人才新政”已达到3.0版本,建立了从大专到博士直至高层次人才的全覆盖综合补贴体系和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体系。


展望南通未来

下一步,南通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更好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发展作出更多“南通贡献”。

在“扬所长”上下功夫

聚焦船舶海工、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综合采取活动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机构招商等模式,一体推进科创企业、人才、平台、成果招引,加快集聚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产业项目,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强动能。

在“补短板”上下功夫

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国字号”平台、高层级研究院所对接,努力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推动组建优势产业跨江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共同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提升。

在“聚人气”上下功夫

继续实施“才聚江海”“人才归雁”行动,推出更具吸引力、更富竞争力的科技和人才4.0新政,完善通籍青年回通、在通高校毕业生留通激励政策,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通留通创新创业。

在“优环境”上下功夫

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部门服务能力建设,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政策支撑。开展新一轮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新模式,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和服务供给,全面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

奋斗写新篇

创新向未来

南通将坚持创新赋能

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这条必由之路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阅读推荐
微信截图_20241121151459.png
今天推出第六期,由青春之声— —江苏“理”响青年训练营首期学员,苏州团市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张家港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张天琪讲述《年轻人热衷新中式, “ City不City ” ?
微信截图_20241121094512.png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在浙江乌镇举行。
1_imageslim (1).jpg
长江黄金水道,超过70%的货运量集中在江苏段,一大批“中国制造”由此走向全球。
微信截图_20241115105738_副本.png
对于Brad来说,南京是一座古今交汇的城市,这一点在城墙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1_imageslim (1).jpg
这是我国在重型液压设备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展示了在大型海工特种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