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这张扬州名片,最响亮!
来源:扬州发布   2023-09-19 15:13:00

文化是扬州一张响亮的名片,是大家对扬州印象最深刻的亮点之一。

扬州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城市和经济的数度繁荣造就了璀璨光辉的古代文化。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申遗牵头城市、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的扬州文化值得每一个扬州人自豪自信,也是推动文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的最大底气。

今天上午,江苏省召开“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扬州介绍了在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下一阶段战略谋划和推进举措。

党的二十大以来,扬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古运河重生”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使命任务,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谱写扬州篇章,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展现扬州担当,在推进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彰显文化力量。

古今文化建设展现新作为

1、文化工程亮点纷呈

扬州大运河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速推进,连续举办十六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制定施行《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立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出台《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推进方案》,全民评选并重点打造扬州“运河十二景”;大力弘扬长江文化,京口瓜洲千年古渡保护展示、仪征十二圩盐运历史文化街区2个项目通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重点项目预评审。

2、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红园片区开园运营,扬州文汇阁、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建成开放,马可•波罗纪念馆全新升级,扬州少堂书场揭牌开场。

3、文艺精品出新出彩

歌曲《面朝东方》《蓝天下》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鉴真》《阿莲渡江》等剧目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扬剧《郑板桥》、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成功首演,木偶剧《东方白鹳》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扬剧《千里江山》荣获紫金文化艺术节“最佳表演奖”。

4、公共文化提质增效

建成开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8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3个。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朱自清读书节”、农民读书节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活动,每年开展主题阅读活动1600余场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建成城市书房64家,制定施行《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是全国首部以城市书房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扬州市城市书房建设”被中宣部表彰为2022—2023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民间文艺作品备案5万余件。

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新活力

1、强化制度引领

出台《扬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布局明清古城、运河沿线、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等一批重点板块,推进京杭大运河(广陵段)文化带暨明清古城保护综合开发项目、扬州影视基地、三湾大运河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非遗活化利用、品牌载体创建等一批重点工程。设立大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建成数字管理和监测预警示范平台。

2、夯实要素支持

加强资金保障,2022年以来,文旅项目上争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08亿元,并利用旅游产业基金、线上融资平台等为文化企业融资9.94亿元。加强用地保障,将文化产业项目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梳理老旧厂房等存量资源,为文旅招商提供空间。加强人才保障,将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全市招商人才培养体系中,实施面向文化经典产业的“首席设计师”培养计划。

3、注重品牌建设

打响“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文旅消费品牌,策划“跟着唐诗游扬州”等线路品牌;推出“扬州的夏日”等节庆品牌;精心打造夜游、夜演、夜市,点亮“二分明月艺扬州”夜文旅品牌。近期,个园夜经济、“嗨!皮市集”、仁丰里民俗文化节等入选“2022-2023 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

文旅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

扬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探索文旅双向融合的“扬州路径”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1、拓展文旅市场

持续放大“博物馆之城”效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现象级”文化名片,年均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拓宽艺术旅游空间,在东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布局小剧场集群。按照“小地块、微更新、渐进式、重文旅、可持续”的思路,推动贾氏盐商住宅、二分明月楼等文保单位向游客开放。今年1-8月,全市58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183.2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7.69%;全市累计接待过夜游客760.1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8%。

2、彰显文化内涵

积极打造“文旅+”,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扎实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推出非遗快闪、非遗民宿等特色项目。以“文化润景、研学引流”为途径,鼓励旅游载体打造“瘦西湖童乐会”、运河研学、捺山地质研学课程等产品。目前,扬州获批省级以上非遗创意基地4家,省级以上工业旅游区8家。

3、深化乡村融合

举办首届乡村旅游节,建成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0家。成功培育方巷沿湖村渔文化、甘泉长塘村琴筝文化、月塘郑营村茶文化等乡村文旅融合产业。

下一阶段,扬州将投入更大气力强化文化建设,持续打响文化品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作出新贡献。

持续放大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品牌效应,深入推进“运河十二景”建设。编制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保护实施规划》,加快瓜洲“千年古渡”、十二圩“江上盐都”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沿江优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加快开放隋炀帝墓遗址公园,设置历史环境阐释、出土文物陈列等8个主题板块,积极争创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创作广播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纪录片《鉴真的食物》等文艺精品,推动电影《照明商店》《我的助理六十岁》等重点影视剧创作生产。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创新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巡演巡展,办好紫金文化艺术节扬州分会场展演、“绿杨”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精心办好音乐节、实景演艺、露营大会和四季旺游文旅促消费活动。加强小剧场群建设,提升仁丰里古城小剧场等剧场运行质量。高标准打造瘦西湖世界级景区,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等“国字号”品牌创建,加快扬州三湾大运河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扬州文旅产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标签:扬州;大运河;运河

责任编辑:蔡阳艳

阅读推荐
1.jpg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501202110021737378602742_476_b_1280x720.jpg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
微信图片_20250117100222.jpg
希望这样美好的故事越来越多,让“读懂中国”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67887097e4b093bd1a243369.jpg
1月15日,苏州昆山张浦镇举办“携手同行 共谱新篇”2025昆山德国工业园外资企业迎新春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浓厚氛围。
1_imageslim.jpg
南京市总工会将通过建设“宁工享”职工食堂,重点打造“食堂+讲堂”,推动“知”“食”共享。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