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扬州:“老剧目”探索走进“小剧场”,为扬剧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扬州发布   2024-11-28 11:01:00

继《千里江山》之后,扬剧又一部小剧场剧目上演。25日晚,小剧场扬剧《千里送京娘》在扬州戏曲园非遗剧场亮相。小剧场的演剧样式、青春力量的加入、全视角的解读,赋予了这部传统剧目以全新的演绎。这也是2024“剧好看”小剧场展演月系列演出之一。

演出现场。王璐 摄

主旨在于“探索与实验”

小剧场扬剧《千里送京娘》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年轻的赵匡胤在汴梁城内打抱不平,得罪豪强而逃亡关西投军。在途中,又仗义相救被人贩子劫持的赵京娘。面对梨花带雨、感恩重情的苦难少女,赵匡胤几经波折,终将赵京娘千里送回了家。该剧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与无私精神。这部剧改编自戏曲传统剧目《千里送京娘》,京剧、昆曲,以及锡剧、淮剧、粤剧等地方戏中均有此剧目。

相较于传统剧场,小剧场不只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由“大”变“小”,也不是对传统剧目的重新演出或情节的简单删改,其主旨在于“探索与实验”,在于对人性的挖掘、对人生哲理的揭示以及对戏剧情境的探索。基于此,小剧场扬剧《千里送京娘》在传统戏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小剧场“探索与实验”的主旨,对赵匡胤“不念私情不畏强,独行千里送京娘”这一故事做了重新解读和创作。此次改编从扬剧本体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做具有当代视角的作品,寻找观演互动感和小剧场实验氛围。关于儿女情长和国家大事的平衡,关于这段感情的结局,最终由观众自己决定。

敢于让年轻人担纲

小剧场扬剧《千里送京娘》里探索和实验的精神,还体现在敢于让年轻人担纲。主创、演出团队里满是青春力量。无论剧中的四位主演张艺瑾、彭楷仪、汪媛、李楚祺,还是执行导演王紫薇,抑或是乐队中的司鼓朱云、主胡王安琦,都是“90后”,甚至“00后”,展示出扬剧薪火相传的人才队伍。

担任执行导演的王紫薇,今年9月份刚刚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曲导演专业毕业,她也是扬剧历史上首位硕士研究生。“这部剧是研究生毕业作品,也是我作为导演的第一部戏。”王紫薇说,虽说作为执行导演主要是做一些导演的构思和意图的细化工作,但主创团队充分尊重年轻人的想法,给了自己很多的创作空间。在她看来,小剧场是近几年逐渐流行的演剧样式,从定义上面来说,具有先锋性、实验性、创新性。

“但实际去做,其实还要因人设戏、因剧种设戏。”王紫薇说,“《千里送京娘》是传统经典剧目,之前也有扬剧老艺术家演过这部剧目,但只留下了一些音频,我们就从老资料中重新整理,按照传统戏曲的样式去演,但是给予了一个旧故事以全新的视角,加入了年轻人对于这一路上发生的故事的理解,以及赵匡胤、赵京娘身上所反射出来的人物性格的见解。”“我读研期间的同学都很羡慕我——无论是作为一个扬剧演员,还是扬剧的创作者,外出求学回团后就能在本剧种中有实践的机会。我们这一代扬剧演员都很幸运,我们要更加努力一点。”王紫薇说。

通讯员 汤玉祥 记者 王鑫 王璐

标签:扬剧;小剧场;紫薇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