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89件(套)文物史料捐赠南京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5-10 10:44:00

本报讯 (记者 付岩岩) 5月9日,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89件(套)日军南京暴行铁证公之于世。

这批新征的89件(套)文物史料,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画报及影音资料等,是鲁照宁最近一年来从美国收集整理的。其中多数为报纸,共有19种,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旧金山纪事》《纽约世界电讯》《圣路易斯邮报》等美国权威媒体。它们从不同角度真实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1937年12月18日《旧金山纪事》第2版特稿,转载《芝加哥每日新闻》驻华记者阿契包德·斯蒂尔1937年12月15日离开南京时从美国军舰“瓦胡”号发往美国的报道。文章中写道,“我们离开这座城市时,最后看到的一幕是,300名中国人在江堤附近被有计划地处决,此前这里的尸体已堆积到齐膝深……这是过去几天南京惨状的典型写照。”据介绍,这是国际社会有关南京大屠杀暴行最早报道的原件,此前纪念馆已收藏了《芝加哥每日新闻》这篇报道的复印件,这次收集到了原件。

1937年9月22日《底特律新闻》报道中写道:“今天超50架日本飞机再度从空中带来死亡与破坏,造成200多名中国平民伤亡。死伤人员大多是那些无力或无法加入逃往周边乡村安全地带行列的人。”

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生、王卫星、杨夏鸣教授研究鉴定后,一致认为这批史料比较珍贵,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和展陈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集侵华日军对南京实施近5个月无差别轰炸暴行的证据;二是找到了国际社会有关南京大屠杀暴行最早报道的原件。

据介绍,从2004年起,鲁照宁连续21年向纪念馆捐赠文物史料累计达2152件套(2660件)。

标签:暴行;南京;文物史料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国际友人3.jpg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06f48aae-5fb6-4e30-942d-eb6f90859b64.jpg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329dd842-3e1b-42e9-9273-1d709378f406.jpg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c03f988b-6be3-42a7-b0e5-e2b42ef8abb7.jpg
经过近两个月的角逐,最终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以2∶0战胜江苏银行,获得冠军。
PCJyXEHLtZ3HDnFNaxYugEUJ.jpg
5月21日,2025 “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活动在无锡江阴拉开帷幕。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