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蔡姝雯
这是一场特别的采访。88岁的科学家,制作了31页的PPT,用40分钟时间给记者讲述了自己65年的科研生涯。这份名为《苏定强较详细介绍》的PPT文档,更像是一份课件,浓缩了新中国天文光学的发展历程。
11月5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采访2023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唯一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定强。苏定强有条不紊地讲解文档、接受访谈、引导参观,与学生和记者一起聊科研、谈理想、话人生,共沐两小时科学之光。
国际上有了SYZ(苏俞周)中继镜
“2.16米望远镜建成快35年了,一直在很好地运行。”谈及自己的第一个重大科研成果,苏定强依然十分自豪。他回忆道,1958年,中国首次提出要研制2.16米望远镜时,前苏联科学家不以为然:“你们还是先造60厘米的吧。”他们还要求按照苏联的技术路线和参数去做。苏定强明着不说什么,内心却不服气:“我们一定能做出来!要创造出跟他们不一样的技术!”
时代原因,2.16米望远镜的研制推进缓慢,但苏定强始终没有放弃。他首创了加中继镜、多焦点共用副镜的望远镜光学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引发美国、欧洲同行高度关注,该中继镜从此在国际上有了专属名称——SYZ(苏俞周)中继镜。
苏定强清楚地记得,1989年11月13日,使用了SYZ中继镜的2.16米望远镜,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举行落成典礼。“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多焦点共用副镜的望远镜,中国科学家完全可以靠自己创新,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望远镜。”苏定强说。后来,国际上最大的望远镜VLT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方案。
核心创新用于郭守敬望远镜和天眼
2.16米望远镜的建成,为我国天体物理研究及建造更大的望远镜奠定了基础。在浓厚的科研兴趣和强大的民族自尊心的支撑下,苏定强进入科研成果“爆发期”。
他打破常规,提出镜面形状连续变化的光学系统——主动变形镜光学系统,在国际上开创了主动光学的新方向、新类型。这也是我国两个大科学工程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和FAST(天眼)中应用的核心创新。
怀揣“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浪漫科学梦想,苏定强主创了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其采用了反射施密特系统和主动变形镜,解决了国际上长期大视场望远镜口径做不大的难题。自2012年启动正式巡天以来,LAMOST获得的光谱数远超世界上其他巡天项目发布光谱数的总和,使我国至今引领国际大规模光谱巡天。
苏定强的科研工作,永远回应着国家需求。他主导研制我国第一个李奥(Lyot)双折射滤光器,令中国和美国并肩站上世界双折射滤光器研制之巅。为解决空间站和望远镜相互干扰等问题,他又创新性提出2米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舱外伴飞”的方案。
苏定强与合作者的贡献,使南京成为国内天文光学水平最高的基地和国际上3个主动光学中心之一,推动了江苏光学工程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双折射滤光器等精密仪器由南京研制出口至多个发达国家。
“我88岁还在发表学术论文”
“我88岁了,今年还发表了学术论文。”交谈中,苏定强为自己仍然保持创新力而开心不已。
和苏定强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叹服于他惊人的、持续的创新力。“苏老师会不断冒出新想法,并立即投入‘战斗’。”南京天光所党委书记、研究员袁祥岩笑道,他半夜都会收到苏定强发的邮件,“苏老师经常讲年龄大了不做了,可一旦观察到国外有哪些新项目,就思考我们中国需要什么;一旦注意到别人的指标领先了,就思考我们能否超越。”
思考和创新,被苏定强反复提及。他说,创新并不容易,往往要比别人多花5倍、10倍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苏定强表示,建设科技强国,要把年轻人从发论文、拿项目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花更多时间去做更深、更难的研究;同时,年轻人自己也要打好基础学科的功底,“我工作后自学了5年数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大提升。”
作为我国天文光学的先驱和领军人,苏定强曾获1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和2019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用多个“首创”使我国天文光学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的层次。对于获得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苏定强表示:“感到十分荣幸和备受鼓舞,这个奖励是对我和我的同事多年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的认可和肯定。”如今,他与合作者们正计划研制12米光谱巡天望远镜,让中国遥望至更深远广阔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