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活动展讯
省昆抗疫剧《眷江城》10月首演
来源:新华日报   2020-08-06 09:04:00
省昆7月30日对外发布,昆剧《眷江城》正式建组开排,这部具有探索意义的昆剧现代戏将于10月与观众见面。

省昆7月30日对外发布,昆剧《眷江城》正式建组开排,这部具有探索意义的昆剧现代戏将于10月与观众见面。

昆剧《眷江城》是编剧罗周于疫情期间撰写的一支昆曲套曲《眷江城》【九转货郎儿】扩充发散而来,全剧以南京某医院一位医生瞒着家人报名参加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抗疫一线的故事为主线,将病患、快递、社区工作者、媒体记者、志愿者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抗疫场景穿插其中,讲述了疫情暴发后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其中大量桥段和细节均取材自抗疫期间的真实原型。罗周直言那些为抗疫倾尽心血、播撒生命的平凡人,带给全社会明亮又温暖的感动,让她泪流满面地写下了这个剧本。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除罗周担任编剧之外,著名戏曲导演韩剑英任总导演,著名编剧张弘任艺术顾问,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赵坚任艺术指导,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著名昆曲小生施夏明主演,特邀昆山当代昆剧院著名昆剧旦角由腾腾加盟主演,省昆第四代优秀青年演员周鑫、徐思佳、张静芝、孙伊君、赵于涛、钱伟、朱贤哲、孙晶、计灵、杨阳、李伟等联合主演。

在昆剧《眷江城》建组新闻发布会上,几乎每一位主创人员都说到了一个字——“难”!的确,古典昆曲演绎当代故事,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去年,省昆大胆探索昆曲现代戏《梅兰芳·当年梅郎》,也曾遇到过重重困难。回忆起《当年梅郎》的创排经历,施夏明表示,他曾有过畏难情绪,觉得无法完成,“跨行当、跨剧种,还要演出戏曲大师的形象,实在太难了”。但比起《当年梅郎》,《眷江城》难度系数更高。施夏明说:“《当年梅郎》是年代戏,其中与戏曲有关的情节很多,在表演上依然可以借鉴昆曲传统程式。《眷江城》则是当下的人物和事件,在台词、表演方面要更偏向生活化,表演分寸更难拿捏,台词量也比古典剧本多了20%,不仅语速偏快,还要用口语化韵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那么,既然这么难,为何一定要做这个剧?面对记者的疑问,罗周表示,她之所以选择昆曲来演绎抗疫题材作品,一方面是以昆曲的方式,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在昆剧《当年梅郎》之后,希望再次进行昆曲现代戏乃至当代戏的尝试,有所积累。

在导演韩剑英看来,昆曲现代戏也可以很好看!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这门古老艺术是否能绽放时代光芒的关键所在。他直言:“编排过程一定会很辛苦。我们既希望昆曲能够现代化,但同时又要尊重昆曲艺术的传统性。昆剧《眷江城》的诞生,也是一次艰难的现代化进程。希望我们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作品能获得观众认可。”

施夏明认为,“昆曲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都有它的发声方式,孔尚任的《桃花扇》诞生于清代初期,在当时来讲,那就是一部当代题材的戏。到了今天,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肩负着这样的社会责任,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剧种去讲好当代故事。”施夏明说,在这部戏中,昆曲表演将向生活化表达方向去探索,曲唱方面依旧坚持南昆风度,演员们将满怀真情实感演出编剧笔下的每个人物。

作为昆曲创新探索的先锋人物,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对《眷江城》提出更高的期许,他说:“昆曲人不但要演过去,演历史人物,更要抒发当代人的思想情怀。昆曲到了如何开拓当代题材的关口,《眷江城》就是一群昆曲艺术家的探索。”

本报记者 高利平

标签:昆曲;江城;昆剧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