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活动展讯
省昆抗疫剧《眷江城》10月首演
来源:新华日报   2020-08-06 09:04:00
省昆7月30日对外发布,昆剧《眷江城》正式建组开排,这部具有探索意义的昆剧现代戏将于10月与观众见面。

省昆7月30日对外发布,昆剧《眷江城》正式建组开排,这部具有探索意义的昆剧现代戏将于10月与观众见面。

昆剧《眷江城》是编剧罗周于疫情期间撰写的一支昆曲套曲《眷江城》【九转货郎儿】扩充发散而来,全剧以南京某医院一位医生瞒着家人报名参加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抗疫一线的故事为主线,将病患、快递、社区工作者、媒体记者、志愿者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抗疫场景穿插其中,讲述了疫情暴发后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其中大量桥段和细节均取材自抗疫期间的真实原型。罗周直言那些为抗疫倾尽心血、播撒生命的平凡人,带给全社会明亮又温暖的感动,让她泪流满面地写下了这个剧本。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除罗周担任编剧之外,著名戏曲导演韩剑英任总导演,著名编剧张弘任艺术顾问,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赵坚任艺术指导,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著名昆曲小生施夏明主演,特邀昆山当代昆剧院著名昆剧旦角由腾腾加盟主演,省昆第四代优秀青年演员周鑫、徐思佳、张静芝、孙伊君、赵于涛、钱伟、朱贤哲、孙晶、计灵、杨阳、李伟等联合主演。

在昆剧《眷江城》建组新闻发布会上,几乎每一位主创人员都说到了一个字——“难”!的确,古典昆曲演绎当代故事,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去年,省昆大胆探索昆曲现代戏《梅兰芳·当年梅郎》,也曾遇到过重重困难。回忆起《当年梅郎》的创排经历,施夏明表示,他曾有过畏难情绪,觉得无法完成,“跨行当、跨剧种,还要演出戏曲大师的形象,实在太难了”。但比起《当年梅郎》,《眷江城》难度系数更高。施夏明说:“《当年梅郎》是年代戏,其中与戏曲有关的情节很多,在表演上依然可以借鉴昆曲传统程式。《眷江城》则是当下的人物和事件,在台词、表演方面要更偏向生活化,表演分寸更难拿捏,台词量也比古典剧本多了20%,不仅语速偏快,还要用口语化韵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那么,既然这么难,为何一定要做这个剧?面对记者的疑问,罗周表示,她之所以选择昆曲来演绎抗疫题材作品,一方面是以昆曲的方式,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在昆剧《当年梅郎》之后,希望再次进行昆曲现代戏乃至当代戏的尝试,有所积累。

在导演韩剑英看来,昆曲现代戏也可以很好看!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这门古老艺术是否能绽放时代光芒的关键所在。他直言:“编排过程一定会很辛苦。我们既希望昆曲能够现代化,但同时又要尊重昆曲艺术的传统性。昆剧《眷江城》的诞生,也是一次艰难的现代化进程。希望我们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作品能获得观众认可。”

施夏明认为,“昆曲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都有它的发声方式,孔尚任的《桃花扇》诞生于清代初期,在当时来讲,那就是一部当代题材的戏。到了今天,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肩负着这样的社会责任,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剧种去讲好当代故事。”施夏明说,在这部戏中,昆曲表演将向生活化表达方向去探索,曲唱方面依旧坚持南昆风度,演员们将满怀真情实感演出编剧笔下的每个人物。

作为昆曲创新探索的先锋人物,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对《眷江城》提出更高的期许,他说:“昆曲人不但要演过去,演历史人物,更要抒发当代人的思想情怀。昆曲到了如何开拓当代题材的关口,《眷江城》就是一群昆曲艺术家的探索。”

本报记者 高利平

标签:昆曲;江城;昆剧

责任编辑:刘慧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春节;江苏省;保障
龙年进入倒计时,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充电;新能源汽车;服务区
新春佳节,长假高速路免费通行,大量新能源汽车新手上路。
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经济;全省经济
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一组海报速览2024年江苏经济“成绩单” 。
江苏省;条例;人大常委会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江苏省;小剧场;民营企业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