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组团“春游”!长江南京段现20多头江豚
来源:交汇点新闻   2025-04-08 09:55:00

交汇点讯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日前,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和团队在长江南京江宁段新济洲附近,邂逅他们本年度见到的数量最多的一群江豚,至少有20多头的一大群江豚组团“出游”,其中至少有三四头是新生的小江豚。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成群江豚频繁跃出水面,换气、捕食、嬉戏,铅灰色的身体仿佛中国传统水墨画里连绵不绝的小山丘。江豚有一定领地意识,它们会在一定区域内活动。长江南京段大约有两三个江豚家族,每个家族的江豚数量在七八头至二十多头不等,总共约65头,数量较2022年的62头增长4.8%,较2017年的50头增长30%。

日前,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付满拍摄到母子豚伴游,小江豚(上图左下图右)大约是去年秋季出生的。

近期,母子豚伴游的好消息频出——南京鼓楼滨江和江北新区闻涛广场区域分别都拍到小江豚和母江豚一起嬉戏。长江江豚有一个特性,小江豚出生后,差不多6个月左右时间里,都是与母江豚伴游。原铜陵白鱀豚养护场(现改名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主任章贤从事长江江豚生态保护研究工作40年,他根据图片评估,这几只记录到的小江豚体长约为母江豚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很可能是去年秋季(9—10月)新生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曾多次组织开展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评估,他介绍,长江江豚全年均可以进行繁殖活动,但秋季发现新生幼豚的记录较少,春季繁殖占比更高,最早3月下旬就可以发现新生幼豚,4—5月为江豚集中分娩期。今年长江南京段数次记录到疑似秋季出生的幼豚,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水域栖息生境质量优良,长江江豚种群发展潜力良好,也反映了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禁捕成效。

南京是全国为数不多在城市市中心附近有野生长江江豚稳定栖息的大城市,南京长江段观测江豚地点较密集、连贯。4月天气回暖后,上午7点—8点、下午4点—5点,市民游客在南京长江段12个观测点都有更大概率观测到母子豚伴游生态的画面。12个观测点密布于长江两侧,西起江宁区的长江入苏第一洲新济洲,东至栖霞区的龙潭滨江,途经建邺区鱼嘴湿地公园、江心洲,鼓楼区欢乐舞台、长江微笑驿站,江北新区闻涛广场等地。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江豚种群数量超1200头,5年数量增加23.42%,但其数量仍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文 视频制作

图片、视频素材来自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标签:江豚;视频;刘春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要闻.jpg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A727OFGPFPSwXvbi2IPtGFhr.jpg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最新消息.jpeg.jpg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1743117645958.jpg
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
微信截图_20250325102004_副本.png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