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吴江区围绕完成“智改数转”这一总目标,以服务企业为导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布局规划,由先行标杆示范企业带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记者从吴江区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迅速行动,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抢抓智能制造先机,深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发展理念,系统打造“基建、平台、安全、产业链、体系”等五大元素一体化的发展生态,帮助更多企业步入“智改数转”快车道。
标杆示范,发挥工业互联网“头雁效应”
吴江光电缆行业和丝绸纺织行业的几大地标性企业——恒力集团、盛虹集团、亨通集团等,都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纷纷成为“智改数转”的先行标杆示范企业。
作为全国印染行业龙头代表,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主营化纤及混纺织物印染加工服务,目前已建设了4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和2个“市级示范智能车间”,拥有全国纺织印染行业唯一入选的专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盛虹集团持续变革印染传统管理模式,开发建设了“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综合性、高度集成的印染工厂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和供应链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对设备智能化改造,建立现代化数据中心,实现私有云部署,完成微服务部署和算法模型应用开发,开发应用场景工业App,实现印染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纺织产业链供给侧协同发展。
“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公司实施“智改数转”,公司生产效率提高15.75%,良品率提高6.54%,库存周转周期提高率达40.81%,用工减少12.78%,能耗降低9.82%,物耗降低22.95%,2020年亩均税收15.37万元,带动企业管理创新、服务优化和节能减排,为新常态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今年以来,吴江区制定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以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推动全区“智改数转”的工作思路,精准把脉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堵点,在织造、印染、电梯及铸造等传统行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以“头雁”领飞,到年底引导100家中小型制造企业、10000台左右的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上云,提升全区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
“数智”融合,解决企业“怎么改”难题
伴随着吴江区以“智改数转”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各个乡镇、街道、开发区也纷纷行动,谋划“数智融合”发展方向,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前瞻培育。
今年以来,七都镇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七都镇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大宣传解读的力度,查找在智能工业投入、数字经济平台、示范智能车间、企业上云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帮助企业解决“怎么改”“如何转”的难题。
七都镇根据现有产业分布,依托4家上市企业和重点企业,有效提升七都镇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意识,把握自身真实需求和痛点,推进“企业上云”“两化融合”实现量质齐升。
位于七都的凯伦股份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策略,新建数据中心和大屏可视化系统,自主研发和投用了商务协同、智慧物流、移动办公等平台,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被评定为江苏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升级版)3A级、5星上云企业、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市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企业,拥有1个省级智能车间、1个市级智能车间。凯伦股份副总经理陈洪进说:“实施数字化转型后,我们车间内的工人数量减少了40%,材料生产成本降低了15%,而产能却提升了30%。”
七都镇副镇长金庆成表示,政府与企业形成了“创新合伙人”的关系,通过政策、平台、服务商三大抓手,力争到明年全镇完成“智改数转”企业100家,完成智能工业投入9亿元。
吴江区、镇两级协同,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摸清现状底数,启动诊断服务,放大金融支持,共举办“智改数转”政策宣贯和“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区(镇)行活动68场,受众16000人次;兑现工业企业有效投入奖励,充分用好智能化改造贴息、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以及纺织企业数字化改造奖励资金等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智改数转”和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投入,充分激活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外引内育,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
1月4日,在全市数字大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正式落户吴江太湖新城。该分院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以促进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相关技术的跟踪研究及产业化推广应用,并开展工业互联网相关评估咨询、检测检验、产品开发、应用推广、教育咨询、人才培养、会议展览等工作。
同时,吴江区工信局鼓励区内龙头企业将信息化业务剥离,已培育超10个区内本土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行业、分领域、分规模持续推进“智改数转”工作。
通用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维保于一体的专业电梯生产企业,也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第一家电梯上市企业,凭借不断创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全面升级为“互联网+制造”智能工厂。
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通用电梯开发应用了电梯物联网技术平台,从电梯生产到电梯售后维修保养全链条实现远程物联网监控,实现了从粗放型的加工制造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转型。
今年下半年,吴江下发《推进吴江区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主攻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纺织、新材料、光电通信等七大重点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重点举措,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吴江区工信局局长王炜介绍,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有望实现全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形成品牌,行业赋能不断拓展。
目前,吴江区已有22家企业获智能制造贷授信,总额达25.44亿元,完成贷款发放49笔,总金额6.72亿元;已完成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244个、智能制造诊断项目449个,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179家,新增示范标杆项目45个,完成智能制造基础管理能力提升项目10个,总计完成927个项目,不断凝聚共识,加速全区产业“数字化”蝶变。□苏报记者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