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凯琦 吴欣
扬州发布记者 仲冬兰 文/图
“这个盆景材料是针柏,针柏有白头偕老之意,盆景名‘小桥流水人家’,有乡土情怀,已经被一个回扬州探亲的居民订购……”8日上午,在景区瘦西湖街道堡城村花木园艺师人才驿站,盆景大师王永顺向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娓娓道来,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近日,堡城村在村里花木园艺馆建起花木园艺师人才驿站,邀请12名在盆景制作、假山叠石、庭院设计等方面有一定影响的乡土人才入驻,成为花木之乡堡城村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人才驿站人才济济
在人才驿站工作室内墙上,张贴着12位乡土人才的介绍,年龄最大的仇正元已经92岁,是扬州老一辈盆景制作大师;年龄最小的曹冕是80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又拜师扬州盆景大师专攻扬派盆景制作,年纪轻轻出手不凡,制作的《松风鹤影》曾获国际竞赛银奖。
人才驿站还拥有多名堡城村土生土长的非遗传承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人、扬州叠石假山非遗传承人王鹿枝是扬州叠石名家王再云的孙子,是扬州王氏叠石世家的第七代传人;扬派盆景制作非遗传承人卜延军是仇正元的徒弟,他不但入驻人才驿站,还把工作室搬了过来,现场展示、制作盆景作品。
堡城村花卉、盆景种植大户周奎祥、方志财都是省劳模,虽说是人才驿站的老字辈,但他们老有所为,投身当地传统的花卉、盆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引路人。
展示文化,传承技艺
王永顺是较早入驻花木园艺师人才驿站的乡土人才,今年61岁的他,从事盆景制作已有43年。上午,记者去采访时,他正在制作一件大型黑松盆景,每一根枝条都被精心整理成盆景造型。堡城村90后盆景制作爱好者凌霄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王永顺边制作边传授。
“人才驿站也是我们村的大师工作室,刚开建我就一直关注,平时有时间就来转转,看大师们制作也是享受,收获很大。”凌霄说,耳濡目染几个月,自己也成为盆景迷,已经在家里学着制作了几盆简单的黄杨盆景。
花木园艺师人才驿站既展示文化,更传承技艺,在其旁边,还有一个“花木盆景手工作坊”,堡城村有关负责人介绍,人才驿站是花木园艺大师们的传帮带基地,展示了数百盆他们制作的精品盆景,市民来参观后,如果想动手制作,还可以在大师指导下,现场体验一把扬派盆景制作的乐趣。
花木园艺师人才驿站在吸引乡土人才入驻的同时,还带来附加效应,周启宏、王永顺、卜延军、曹冕等乡土人才纷纷还把工作室搬迁过来,既带来社会效益,也产生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