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坚持“环境是金、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链条降低制度成本,全过程靠前服务报审,打造“承诺+预审”为特征的“拿地即开工”南通模式,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位于通州湾示范区的江苏联卓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除胶液、显影液等电子专用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路板和触控屏等领域。该项目去年签约落户,总投资1.2亿元。目前厂房建设已过半,预计今年四季度竣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应税销售可达2亿元。企业负责人表示,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花了3天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审批“前延”服务。
作为“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升举措的重要一条,今年以来,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前延”服务,在市县两级建立起170多人的“首席审批服务咨询师”队伍,在项目招商阶段提供产业、能耗、环保、规划等方面政策服务,为项目建设赢得“最大提前量”。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工程许可处会在企业土地招拍挂阶段前延介入,为企业相关报审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审批局的代办帮办队伍会进行全程代办帮办,当企业土地招拍挂完成,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工程许可处将预审意见正式换发批文,实现在三个工作日内拿到五本证书,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10月底,南通全市已有104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前延”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政策“降本”则推动企业享红利得实惠。通过降低制度性成本,南通市也向项目业主让出了真金白银:全省率先上线区域评估成果应用系统。全市16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均可免费应用8大类区域评估成果,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目前,全市已有440个项目上线免费应用区域评估成果。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工程许可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和南通市商务局一道密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全面强化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区域评估工作力度,由政府一并开展区域评估,无需企业承担相关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了企业项目推进的速度。(记者 吴潇雨 夏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