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江苏经济带
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先行先试,交出三年答卷
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2022-12-14 11:04:00
自2019年8月挂牌设立以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立足“双区叠加”功能特色,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 ,推进各项试点任务细化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自2019年8月挂牌设立以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立足“双区叠加”功能特色,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推进各项试点任务细化落实。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江北新区 供图

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南京片区过去三年干得怎么样?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未来又该如何谋篇布局?

12月9日,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自贸提升战略”研讨会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评估报告(2019-2022年)》发布会召开,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践行提升战略,实现下一阶段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标准建设。

三年答卷——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现场,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正式发布《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评估报告(2019-2022年)》。报告认为,南京片区设立三年来,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功能定位积极作为,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成效凸显,制度创新走在全国自贸片区前列,正步入纵深推进新阶段。

研讨会现场

具体而言,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扎实推进试点任务细化落实,截至2022年6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改革实施率超98%,打造一流创新营商环境和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完成情况良好。

“获批三年来,南京片区创新发展特色日益鲜明,高端创新资源快速集聚。”江北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双区叠加”发展优势,在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创新外贸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累计形成17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7项为全国首创。

在自贸改革红利的带动下,近年来南京片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重点产业加快集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创新发展的特色日益鲜明。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园区企业诺尔曼生物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猴痘病毒检测试剂测试。通讯员 陶禹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目前,国内芯片设计“十强”企业中有半数落户南京自贸片区,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中有三分之一在区域集聚。南京片区已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100余家, 4家企业入选南京市独角兽企业,64家企业入选培育独角兽企业。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技术平台

报告还总结了过去三年来,南京片区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的经验做法——

以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为目标,建设与开放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政府;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轴,深化创新引领特质,制度创新撬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以系统集成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打造高端要素“强磁场”“引力场”;以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路径,统筹开放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宗旨,坚持为国家试制度,助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改革亮点——片区特色充分彰显

“南京自贸片区设立以来,努力做好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和对外合作三篇文章,改革发展蹄疾步稳,片区特色充分彰显。”会上,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存表示。

报告认为,南京片区发挥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优势,结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展需求,累计制定出台政策文件80余项。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一区一特色”改革深入推进。培育数字经济应用新场景,树立数实融合新标杆。

报告梳理并列举了南京片区的一系列典型创新案例。

在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南京片区率先实现行政审批效能“1230”升级,使开办企业在1个工作日即可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在2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将22个与民生相关行业纳入改革范围,把多张许可证件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执业证》,办理时限最快提速97%,申请材料精简66%,填表要素减少81%。

南京江北新区国际人才服务中心

在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方面,南京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基础+特定”资质备案新模式,简化食品、化妆品等特定业务进口流程,将审批时间压缩70%;率先推出出口纺织品碳中和标识解决方案,探索构建低碳贸易认证体系;率先推出FTA(自由贸易协定)惠企“一键通”智慧平台,实现关税优惠“一键查询”、原产地规则“一键判定”、原产地证书办理“一键直连”、实时汇率和FTA政策“一键知晓”。

南京自由贸易区法庭

在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夯实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方面,南京片区开启全省首笔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成功上线全国首个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标准收发器,完成多笔人民币跨境收支业务,实现人民币跨境收付款全流程直通式处理;开发上线“科创数金”平台,全国首创科技企业授信额度测算模型和“科技增信”,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已经与10余家银行达成合作,成功放贷企业58家次,金额达2.52亿元。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正在助力南京片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建言献策——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在新发展阶段,自贸试验区既面临着先行先试的艰巨任务,也迎来了通过实施国际经贸新规则,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机遇。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南京自贸片区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新发展格局展开热烈讨论。

自贸区南京片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通讯员 陈誉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建鹰 摄

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存表示,下一步,南京片区应深刻理解“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建立完善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努力做大片区开放型经济规模,努力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改革创新品牌。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提出,江苏自贸试验区可基于制造业优势,加快培育一批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上有组织力、协调力的跨国公司。

南京自贸片区如何围绕优势产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是与会专家讨论的另一个焦点。

生物医药谷。南京江北新区供图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臧建东认为,“南京自贸片区下一步可针对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强化‘数智赋能’等方面定向发力,大胆探索,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1年,南京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64.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资的63.4%,总体上,引资逐步向融资租赁、商务服务、软件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在《服务业扩大开放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主旨演讲中,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剑用一组数据指出服务业已成为南京吸收外资的主力军。

“实践证明,服务业扩大开放是制度型开放重点和优先领域,是外资外贸外经新的增长点,可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多应用场景。”韩剑认为,南京片区可以在服务业扩大开放领域作出更多探索,应努力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并可聚焦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产业与先进材料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这四大重点领域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

未来,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将持续发挥“双区叠加”优势,聚焦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主动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前沿产业特色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形成更多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可复制可推广改革经验,更好地发挥开放“试验田”作用,不断书写创新与开放的南京片区答卷。

标签:南京;试验区;自由贸易

责任编辑:王晶枫

无锡;古镇;江南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职业技能;东盟国家;中文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经贸关系;美方;白皮书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江豚;视频;刘春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美方;关税措施;中方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紫金草;紫金草合唱团;演出
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
南京;新加坡;免签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城市建设;施工图;苏州市
在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
劳模;南京邮电大学;总工会
3月24日下午,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巾帼劳模进校园暨“寻找最美的她”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图鉴首期发布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
无锡;马拉松;赛道
3月23日7时,盛大的樱花雨下, 2025海澜之家无锡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站)燃情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