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与“北气南下”联通,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供气保障。
12月25日下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至泰兴段开阀供气,这意味着我国由北向南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与由西向东的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在泰兴正式联通。
当天下午两点,在国家管网调控中心统一调度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至泰兴段正式开阀供气,来自西伯利亚的清洁能源,从小兴安岭入境,经东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南下抵达上海,全面供应长三角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在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国家管网集团负责构建的我国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重大工程,也是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
此次投用的中俄东线泰安至泰兴段管道全长75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量189亿立方米,实现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集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我国新一代智能管道的样板工程。
投产后,该管段在泰兴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联通,在苏北地区形成天然气输配管网“北气南下、南气北上、海气登陆、俄气入沪、应急保障”的战略联络枢纽,提升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约5000万立方米/日,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东、西、南、北四方供气格局,有效缓解区域管输瓶颈,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调配和互供互保能力,保障高峰期供气安全,促进管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管网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党委书记张兴盛表示,未来该管段将与苏北地区骨干管网互联互通,实现管网的多点连接和相互联通,有效提高管道利用率,提升天然气管道输气灵活性,进一步增强我国长三角地区天然气资源保供能力。
据悉,目前在江苏省境内,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运营管道里程近2080公里,日均分输量超6500万立方米,最高日分输量近1亿立方米。随着中俄东线南段(连云港-泰兴)的正式投产以及后续江苏滨海LNG外输天然气管道的投产运营,国家管网在江苏境内的天然气管道里程将突破3000公里。
中俄东线从小兴安岭入境,北起黑龙江黑河,经东北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南下抵达上海。管道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
全线按照北段(黑河-长岭)、中段(长岭-永清)、南段(永清-上海)分段核准、分期建设。北段工程和中段工程已分别于2019年12月2日、2020年12月3日建成投产,南段工程于2021年1月6日全面开工建设。
中俄东线江苏工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泰兴站是一个扩建站,扩建之后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以及海上的天然气在这里交汇,实现天然气的互保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