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当天,连云港市开发区康缘药业江宁工业园厂区,4个核心智能化工厂设备马力全开,“白+黑”“三班倒”生产,企业口服液产能已经从最初的每天2000多件提升到4000多件,中药颗粒产能也提升到700多件。
为了保障群众对退烧止咳抗疫类药品的用药需求,连云港市采取多种措施,缓解部分紧缺药品供不应求状况,加强对重点药企的药品调配供应。
“我们对车间的工人实行了闭环管理,保障正常生产秩序的有序推进。”康缘药业生产部门负责人吴云介绍,“目前工人到岗率已经达到70%,有500多名一线工人在坚守。”
颗粒剂是该厂重要的抗疫药品生产品种。在康缘药业固体制剂车间,新安装的条带包装机正在忙碌,一个个蓝色的散寒化湿颗粒外包装盒在生产线上传递。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康缘药业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安装调试了多条新的生产线。“这两天,新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试生产。”吴云说,“2台散寒化湿颗粒生产包装线已经投入使用。”
康缘药业提前将原有的生产安排进行调整,将其他生产线的员工调配到抗疫物资生产一线。通过人员集中、设备集中、资源集中等方式,最大限度扩大产能。“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产能放在散寒化湿颗粒、杏贝止咳颗粒、金振口服液的生产上。”吴云介绍,“为了后续的治疗用药,我们也提升了热毒宁等抗病毒药物的生产产能,热毒宁产能已经比以往扩充了2倍。”
在康缘上下齐心协力的同时,企业智能化车间正成为企业生产抗疫药物的“利器”。过去需要人力参与的包装环节,如今被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替代,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