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揭晓的第七届“芳桥”杯“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活动上,江苏省扬州高邮市选送的4个稻米产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个、金奖、银奖3个。近年来,高邮市高度重视稻米种业发展,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和推广,扎实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5个乡镇获省“味稻小镇”称号,多家稻米加工企业获“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特等奖、金奖。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千亩示范方 梅敏 摄
推广优质优良品种
高邮市重点推广南粳5718、南粳9108、金香玉1号等优质食味稻品种,为优质食味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新资源。2022年,高邮市共推广优质食味稻50.66万亩,占水稻面积62.9%,较上年增加16%,其中:南粳9108应用面积34.486万亩,占比42.8%,南粳5718与金香玉1号应用面积13.632万亩。优质食味稻的推广优化了粮食生产结构,提升了优质米品质,解决了水稻优良品种少、食味差和缺乏市场竞争优势等突出问题。
推广绿色高产技术
为深入推进稻米产业增产增效,高邮市围绕节肥减药生态绿色生产要求,大力推广粮食绿色高产技术,主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机插规模化集中技术以及麦秸秆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等。此外,持续扩大稻虾共作、稻鸭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应用面积,节肥减药、提质增效,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高邮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迅速下发技术指导意见,并以农技推广项目、绿农名师工作室等为平台,组织全市农技人员全方面深入田间一线开展指导,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及时为广大农户和稻米企业提供田间诊断、苗情分析、支招促转化等服务,以合理的田管措施帮助优质稻米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实现品种与技术相配套,助推产业发展。
农技专家在水稻成熟期踏田指导 梅敏 摄
推广新型经营模式
近年来,高邮市以高产创建项目为抓手开展订单种植,推行“龙头企业+核心区”“合作社+核心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核心区”等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落实稻麦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全链条产业化创建机制,打造优质食味水稻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链式产业示范基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稻米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此外,加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与品牌创建,加强稻米产业融合发展,以强带弱,孵化更大稻米加工企业,提高整体影响力,促进产销衔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民种粮更有底气。
下一步,高邮市将着力提升稻米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产业水平,持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产量、提产能、强机制、增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