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苏州2023年度“十大绝技绝活”出炉
来源:苏州新闻   2023-07-25 16:06:00

为进一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苏州创新开展“绝技绝活”评选。7月24日,2023年度“十大绝技绝活”新鲜出炉。

“我国是5G通讯大国,但是我们的核心射频器件自给率不足5%。这台设备就是我们用来研发和解决该射频器件中最为核心的压电材料,氮化铝和钪铝氮薄膜材料的生长设备”,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高级实验师程伟介绍。

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潜心研发的“高性能氮化铝压电薄膜与芯片关键制备技术”,突破了10多项专用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一些关键领域的共性难题。

程伟介绍,这项研究可以应用在无线通讯、医疗器械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可以支撑国内多家科研单位与企业进行5G通讯滤波器、压电超声测距和压电超声传感等器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技术价值。

入选“十大绝技绝活”的,既有先进制造业操作方法的改进,又有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难题的突破,还有非遗古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苏绣作品《玉兰蝴蝶》中,花瓣可以缓缓绽放、蝴蝶能够振动翅膀,将科技与非遗进行充分结合。

“我们用的材料叫记忆合金,它在不同的温度下会产生形变。我接下来会更多更大胆地去尝试苏绣跟各种不同方向上的跨界、探索、创新”,薛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苏绣青年艺术家张雪表示。

此外,船关、门机原木旋转装车法,超高速梯调试,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等,也均榜上有名。据了解,这是苏州首次面向技术技能人才开展的“绝技绝活”征集评选活动,重点发掘的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磨炼、长期钻研而练就的务实管用操作技术技能。

苏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柳杰表示,一方面,要充分地运用和发挥好“绝技绝活”的示范引领作用,加以不断地推广;另一方面,也想联合各地和各部门做好“传帮带”。同时,也要进一步地去激发苏州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助推苏州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2023年度“十大绝技绝活”

一、船关/门机原木旋转装车法

申报人:褚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高级技师,现任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门机班副大班长

褚锋创造性地采取“一旋二贴三碰四靠”原木旋转装车操作方法,彻底改变了装车环节需要人工推拉辅助的工艺,克服了安全隐患,减少了人员配置,降低了用工成本。通过原木旋转装车法,每次循环作业的时间从5分钟缩减至2~3分钟,卸船作业效率提升20%,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近50万元。

二、铸铁设备焊接创新修复

申报人:王阵锋,焊接技师,现任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焊工班长

王阵锋创新铸铁设备焊接工艺,采取先加热再保持相应温度焊接,焊后进行保温的方法,成功解决铸铁设备件焊接技术要求高、难掌握、易出现裂纹断裂等难题。通过铸铁设备焊接创新修复方法的应用,公司每年焊接修复再利用各类铸铁件100余件,累计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三、高性能氮化铝压电薄膜与芯片关键制备技术

申报人:林文魁,现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程伟,现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林文魁、程伟团队潜心研发高性能氮化铝压电薄膜与芯片关键制备技术,突破10余项专用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AIN压电MEMS领域的关键共性难题,支撑了国内多家科研单位与企业进行5G通讯滤波器、压电超声测距芯片和压电超声传感芯片等“卡脖子”芯片的研究,该项技术已经为单位带来直接收益超5000万元。

四、温度测控在直流海缆开发试验中的应用—温差的精准控制

申报人:姜荣晨,高级技师,现任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超高压测试中心测试工程师

葛柳青,现任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超高压测试中心检验员

姜荣晨、葛柳青团队综合各项技术,实现了直流海缆开发试验的精确测温,改变了布局不合理导致的试验进度拖延、测点虚脱导致的试验周期延长、测温孔散热导致的电缆导体超温等状况。在拥有热循环精准测温技术后,精准优异的测温技术对直流电缆载流状况有了更加清晰的指引作用,获得了更加精准的载流数据,极大提升了下游的使用信心,每年为公司增益近2000万。

五、超高速梯调试

申报人:孟庆刚,高级技师、工程师,现任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与调试管理部部长

干旻旭,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现任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在用梯业务部经理

孟庆刚、干旻旭通过摸索,突破了技术上的壁垒,掌握了超高速电梯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打破了该技术由外资品牌独揽的局面。通过超高速电梯关键点调试经验积累,对现场遇到的问题形成标准指导性文件,规范调试操作,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以往两名调试员协同配合半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节省到4~5天就可以完成,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近1000万。

六、三防点胶设备稀释剂不停机自动添加系统

申报人:孙扬,技师,现任伟创力电脑(苏州)有限公司设备维护工程师

孙扬伟领衔研发制作的Coating机台不停机自动循环添加稀释剂的系统装置,有效减少设备停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人员漏失遗忘手动添加稀释剂导致阀门堵塞造成产品点胶良率下降,实现了机器最大利用率,大大提升产能,且彻底避免技术员手动添加造成的设备宕机及环境影响。目前已在工厂10台设备上改造使用,跟踪生产产品良率提升了2%,每周节约手动添加稀释剂停机60小时,每年为公司节约100余万元。

七、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弘扬

申报人:严介龙,中国制茶大师,非遗传承人,现任苏州市东山御封茶厂制茶师

严介龙多年致力于洞庭山碧螺春炒制技艺的修复、挖掘和创新,创立了“严介龙古法碧螺春炒制茶技”,制定苏州市地方标准《苏式传统文化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传承指南》,有效指导和促进洞庭山碧螺春茶的规范化、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满足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在传承洞庭山碧螺春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严介龙研制了洞庭山群体小叶功夫红茶,成功解决了明后茶叶不值钱的问题,为茶农增加了收益,大大提高了茶叶的利用率,为促进碧螺春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申报人:金瑾,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现任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总经理

古法金砖制作技艺从选泥练泥到客水出窑,二十九道工序,环环相扣,“顺天道尽人事,方土窑而出金砖”。金瑾团队持续深化并完善金砖工艺及其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实践,用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把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在坚持每年烧制一窑千枚的古法金砖的同时,持续开发金砖文创产品,打造各类公益活动平台,建设“御窑金砖”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推广及品牌建设。

九、动态苏绣《玉兰蝴蝶》

申报人:张雪,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苏州弥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雪采用前沿的形状记忆合金,将科技与非遗进行了充分结合,通过精密的设计和刺绣工艺,把记忆合金“藏”在了花瓣和蝴蝶的翅膀里,如一片翅膀里有两片合金,当一个温度触发后,两片记忆合金发生形变,向不同的角度牵拉,形成了花瓣缓缓绽放,蝴蝶扇动翅膀的动态效果。这是科技、文化和意趣共存的技艺,动与静的互通,在欣赏苏绣的同时与之产生交互,这一创新跨界制作,改变了传统苏绣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新的思维和意义

十、雷允上中药传统技艺(泛丸)

申报人:钟建康,中药师,现任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中药采购员

钟建康传承雷允上中药传统技艺(泛丸),一人一方、一方一丸,精选地道药材、因材制宜,确保疗效确切。钟建康遵循古法制作,按照备料、起模、成型、盖面、筛选、干燥、选丸等工序,以团法、揉法、摔法、翻法、撞法等泛制手法交替使用,如此复杂的工艺流程,严谨而科学,系统而规范,所制丸剂内在质量优良,外在细腻光滑、结实紧密、圆润光亮、大小均匀。

标签:苏州;洞庭;绝技绝活

责任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