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以“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2江苏“对话德国”合作交流大会在常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常州市人民政府、中德友好协会、中国德国商会共同主办。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中国驻德国杜塞尔多夫总领事杜春国等嘉宾致辞,德国埃森市市长托马斯·库芬和明登市市长米夏埃尔·耶克做视频致辞。会议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分会场。
千家德企落户江苏,对话德国恰逢其时
德国是江苏合作最紧密的发达经济体之一。多年来,在两地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交往不断加深,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在友城、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杜春国表示,在中德、中欧关系深入发展的今天,江苏开展“对话德国”活动恰逢其时。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德国企业落户江苏,占德国在华投资近四分之一,江苏省与北威州是中德间最早结好的一批友好省州。34年来,双方在经贸、教育、医疗卫生、民间往来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当前,江苏与德国在双向投资、先进制造业、绿色出行、服务贸易、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等领域还有很多合作潜力可以开发。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说,中德建交50周年来,中德双方通过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了共同发展。展望未来,双方在环保、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江苏和德国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常州和德国产业结构相似,希望常州做好准备、做好策划,努力成为后疫情时代对德合作的新高地。
云联五州,合作交流不停步
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杨菁介绍,全省开启了“云外事”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话德国”合作交流大会的举办将积极推动与德国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友好合作。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当前,常州正满怀豪情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今年以来,常州在全球范围优选的外资项目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的有11个,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4个;新批协议外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在致辞中表示,德国制造业发达、创新能力全球领先,与常州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常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对标德国、对话德国、对接德国,在经贸、教育、技术创新、友城交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德国西门子、蒂森克虏伯、博世等一批高质量德资企业持续重仓常州,形成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薛家外资小镇及武进高新区等德资集聚区。已有46个、协议投资额4.87亿美元的“常州籍”项目落户德国,德国已成为常州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常州将奋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枢纽”,加快建设对德创新合作新高地、中德全面交流新样板。
江苏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着外商前来投资,而他们也带来了优质资源,6年6次在常州增资的蒂森克虏伯集团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常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塞巴斯汀·巴洪表示,看好江苏、看好常州,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总投资1250万欧元的高端车用减振器制造项目落户常州,投产后可年产77万套电子可调减振器系统。
打造合作升级版,中德合作谱新篇
对话,是为了更好地牵手。活动开幕式上,举行了多场合作项目揭牌及签约仪式,发布了一系列合作成果。由德国专业团队运营的“德企孵化中心”揭牌,常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德国商会、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与德国商业银行分别签约。鲁尔泵集团、欧洲伊森公司、大陆集团、德国赫柏公司、格雷斯海姆股份公司、德国尼霍夫机器制造公司等一批德资项目签约,涵盖智电汽车、新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1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约1.88亿欧元。
加强全方位的交流,深化各领域的合作。来自蒂森克虏伯、蜂巢能源、凯斯宝玛、和常州本土独角兽企业万帮星星充电,就科技创新、合作共赢,后疫情时代中德企业创新合作新机遇开展主题对话。
来自中德双方制造业企业代表恒立液压、劳施保施机电科技、江苏日盈电子、格力博等企业,就数字转型、智造未来,江苏与德国制造企业合作路径开展探索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