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推荐阅读
搭乘“雪龙”号出征南极
来源:名城苏州网   2022-12-09 16:46:00
执行我国第39次南极内陆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近日成功抵达南极中山站。

安全抵达,等待检阅!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后,执行我国第39次南极内陆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近日成功抵达南极中山站。

与“雪龙”号一同抵达的还有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汽研院”)为科考队提供的6大类40多台套先进载具和设备。目前,各设备运转正常,性能优良,等待南极任务的检阅。

图/全地形多功能履带式载具由卸货点自行抵达中山站内陆考察队出发基地

搭乘“雪龙”号出征南极

苏州制造抵达南极中山站

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首批队员搭乘“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大气成分、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生态系统等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历经赤道、西风带、浮冰区后,“雪龙”号成功抵达我国南极中山站。与“雪龙”号一同抵达的,还有清华汽研院为此次南极考察队提供的6大类40多台套先进载具和设备。

图/“雪龙”号位于南极中山站海冰卸货点

“为了应对南极极端环境,清华汽研院自两年前便开始了装备的自主设计与研发。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技术方案,既要满足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使用,还要灵活布局以适应不同任务,大幅提升科考队员长距离移动科考和生活保障的能力。”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向看苏州记者介绍道。

填补核心关键技术空白

保障考察队员顺利完成任务

据悉,南极中山站是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学考察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平均海拔高度11米,平均1.1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全年大风天数122天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9.9℃,是我国南极考察的支持站点,也是我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的大本营。

图/无人自主式运载装备位于南极中山站内陆考察队出发基地

本次任务中,考察队员将抵达与中山站直线距离1260公里,海拔4087米,年平均温度为-52.5℃、空气稀薄的昆仑站;穿越位于中山站以南400-500公里,暴风频繁、冰裂隙密布的格罗夫山地区;挑战长达70余天的内陆全地形穿越任务。超长的任务时间、复杂恶劣的路况、队员的全面保障需求,对执行考察任务的载具和装备都是一次严苛的考验。

“这一系列载具和装备,填补极地考察中长距离运载自主研发装备核心关键技术的空白,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国际领先的制造能力,保障考察队员顺利完成任务。”成波介绍,此次赴南极的设备中,有一款全地形多功能履带式载具,非常耐用,尤其适宜于在雪地冰面上使用。

“极地驾驶对车辆性能和适应性都是不小的考验,旅途上要经过冰山群、冰裂隙等危险地带以及危险地形,虽然卸货点距离中山站仅有15海里,但穿越的风险依然巨大。”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次奔赴南极中山站旅途中,这款载具经受住了各方面的挑战,最终成功抵达中山站。

图/全地形多功能履带式载具位于南极中山站海冰卸货点

除了履带式载具外,此次科考中,考察队员将驾驶轮式、无人自主式运载装备,抵达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格罗夫山等,并挑战最为艰苦的内陆全地形穿越任务,同时还将使用无人化多功能移动平台,实现昆仑站极端环境下的无人自主探测、自主通信导航、大气环境监测等任务。

据悉,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将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中国,执行任务周期150余天,总航程约3.5万海里。预祝南极考察队员顺利完成任务,载誉归来!

标签:雪龙;南极

责任编辑:王晶枫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春节;江苏省;保障
龙年进入倒计时,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充电;新能源汽车;服务区
新春佳节,长假高速路免费通行,大量新能源汽车新手上路。
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经济;全省经济
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一组海报速览2024年江苏经济“成绩单” 。
江苏省;条例;人大常委会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江苏省;小剧场;民营企业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