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南通】让市民家门口享受“水美风景”
来源:新华日报   2023-12-13 08:15:00

“老张又来钓鱼啦!”“是啊,运气好中午还能加个菜哩。”11月23日一大早,南通市崇川区北郭小区居民仲蕾蕾来到藕花池河道公园散步,与正在钓鱼的居民张有根打招呼。

一条长约220米的步行栈道飞架河面,一座钢结构凉亭正好为钓鱼爱好者提供垂钓场所,在家门口钓鱼,5年前张有根想也不敢想。“过去河道脏乱臭,大家都要捂着鼻子绕道走。”在藕花池附近住了30年的仲蕾蕾告诉记者。

南通地处平原,主城区1045公里河道受地形影响流速缓慢,到了旱季,不少河道变成一池死水,干涸发臭。“主城区居住着122万市民,一条干净、灵动的河,一片美丽的河岸风光,关系着每个市民的幸福生活。”南通市水利局副局长蔡莉介绍,“沿河”变“亲河”,南通5年跨了两大步—— 第一步是治水,第二步是兴建河道公园。

藕花池位于城东街道几个40年以上老旧小区之间,面积不大,与周边水系不相通,距离藕花池不远的北郭连河河道狭窄,这样“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河道怎么治?

治水先控污。崇川区城建中心绿化科工作人员谢斐介绍,结合城市更新为老旧小区重设雨污管道,通过引流管将藕花池与北郭连河、北阁东河及城郭界河水系贯通,让大河的水流汩汩流入小河。针对“地势平、水流缓”问题,施工人员在最上游城郭界河新建一座提水泵站,在藕花池内设置拓扑导流墙,人工控制水位差,让流进来的河水沿拓扑导流墙绕一圈,再流出去,形成引水活水通道。这几项工程完工后,臭味消失了,河水也清澈起来。

“通过水系连通、自然活水、控源截污、内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主城区水质大大改善。”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站站长邱旭东介绍。不仅于此,2020年,南通提出“河道公园”建设理念,通过建设小游园,增加人文景观,还河于民,让沿河居民享受亲河的利好。

“把临河空地打造成蓝绿交融的生态河岸空间,让市民临水变亲水,享受水乡幸福生活。”崇川区城建中心工作人员吴健介绍,南通将打造河道公园与建设小游园结合起来,在河边见空插园、见缝插绿,建设的滨河小游园兼具景观性、实用性。

记者在铺港河河道公园看到,河坡上的水草开着黄色小花,公园内跷跷板、单双杠等游乐、健身器材点缀在平整的草坪上,高低错落,疏密得当。公园在植物选择上颇费心思,开黄花的花叶芦竹,根系浅,既能涵养水土,又能净化水质。靠近河岸的植物选择根系较浅的品种,靠近路边选择较矮的品种,营造出纵深空间。

“河道本身就是景观,用足‘河资源’,精心‘微设计’,让居民尽享家门口的水美风景,让南通不仅有大江大河的壮阔,更具百河川流的秀美。”南通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介绍,3年来,南通已在城区布局建设15个河道公园,一幅“河道皆公园,水体皆灵动”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开。南通还将继续推广河道公园建设,预计到2025年1/3以上的河道建设成为生态美丽河道。□ 本报记者 严 磊

标签:河道;公园;花池

责任编辑:冯晓丹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