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扬州
扬州:一批曲艺新作将集中展演 他们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来源:扬州日报   2021-03-12 09:32:0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新排了十余个红色题材、现代题材的曲艺节目, 3月20日将在市音乐厅集中展演。曲艺演员参与创作社区好书记故事搬上舞台此次新节目的剧本创作不仅有扬州本土曲艺作家,曲艺演员也亲身参与到创作中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新排了十余个红色题材、现代题材的曲艺节目,3月20日将在市音乐厅集中展演。这些节目多由英雄人物、历史事件改编,更不乏扬州人、扬州事。目前,演员正在紧张排练,记者昨进行了探班。

新排一批曲艺新作

讲述英雄人物和扬州故事

“此次新创的十余个曲艺节目,多是根据英雄人物、历史事件改编,有些则是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搬上了舞台。”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介绍,节目内容、主题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拥军、脱贫致富、乡村网格员、第一书记等。

双档评话《江心洲》讲述解放军即将过江,游击队队长朱正清,为拿到江心洲边防手令,冒充国民党特务江山龙,到范昌鉴家中作客,遇见真的江山龙,朱正清临危不乱,以假乱真,最终让江山龙乱了阵脚。

双档弹词《写给女儿的信》讲述了革命伉俪陈觉、赵云霄“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先后牺牲。丈夫牺牲后,赵云霄临刑前两天,给刚出生的女儿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绝笔信,展现了强烈的献身精神和伟大的母爱。

“现代题材的新创节目则将焦点对准了扬州人、扬州事。”姜庆玲说,如评话《在岗》讲述汤汪乡东昇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闵敏心系社区群众,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故事;评话《又唱艳阳天》则是聚焦宝应“柳堡二妹子”民兵连精神的传承;评话《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是槐泗镇一名网格员的故事。

一个个新节目歌颂着一代代革命先贤,以及党员们的奉献精神。

曲艺演员参与创作

社区好书记故事搬上舞台

此次新节目的剧本创作不仅有扬州本土曲艺作家,曲艺演员也亲身参与到创作中来。

每当《九九艳阳天》的旋律响起,人们都会想到柳堡的故事,想到宝应“柳堡二妹子”民兵连。此次新创的评话《又唱艳阳天》就通过柳堡“二妹子民兵连”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谱写了新时代“九九艳阳天”的新旋律。这个剧本就是由扬州曲艺作家王兆根与评话演员马伟合作完成。

“在剧本创作前,王兆根老师和马伟老师带我到宝应柳堡进行采风,了解柳堡地区的革命斗争历史。”《又唱艳阳天》的表演者、青年殷健说,这次采风也加深了她对“柳堡二妹子”民兵连精神的理解,与作品主人公昌霞的面对面交流,也让她能够更好地表现这个人物。

评话《在岗》的表演者谭敏,也是这个作品的创作者之一,谈起创作初衷,她说起了自己的一点“私心”。“闵敏其实是我的堂妹,因工作关系,我也经常接触到社区工作者。”谭敏说,社区工作千根线,社区主任像根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从小一起长大的情感、对堂妹的了解,给谭敏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但也是这份情感让她在表演时情绪很难控制。“剧本前后修改了有十二稿,一方面是不断打磨如何通过真实的小事去塑造以闵敏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这个群体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我控制表演时的情绪。”谭敏说,希望向观众展示的是阳光、开朗的闵敏书记,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

记者 王鑫

标签:评话;柳堡;扬州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