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扬州江都船舶产业发展捷报频传。2月18日,中远海运16000箱甲醇双燃料大型集装箱船(N1071)——“洋浦”轮命名仪式举行。该轮为国内首制,其成功建造,标志着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智能船队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2月11日,中船澄西扬州公司为交银金租建造的第八艘系列船12号6.2万吨重吊船“顺福”轮顺利交付。这是该公司春节后交付的第一艘船,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吨位的重吊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上述两家船企是江都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都加快船舶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向高技术、特种、智能、大型等“高尖特新”领域迈进,创造了多项全国首制乃至世界首制。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船舶制造企业。近年来,该企业在绿色船舶新赛道上持续发力,新能源船舶研发与建造取得不俗成绩,已实现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三大船型甲醇双燃料设计与建造的全覆盖,去年开票销售突破80亿元,增长40.8%。目前,企业在手订单爆满,已排至2028年。
“围绕提高造船效率,我们全力推进造船模式升级,打造现代化造船基地。”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先后投资超过2亿元,在作业集成度较高的内业车间和组立车间建成13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50%。
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3万吨级以下中小型化学品船和气体船的研发与建造,产品主要销往挪威、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在中小型液货船细分市场的累计交付数量排名世界前列。
抢占国际细分市场的背后,是企业在创新领域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过去化学船所需的2205双相不锈钢等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企业通过与国内顶尖供应商合作,成功实现了这些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企业完成开票销售30.7亿元,增长44.4%,目前订单已排至2028年,在手船舶57艘,产值约160亿元。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大,当前,江都船企纷纷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大力开拓高端、大型及节能环保新船型市场。”江都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都现有船舶企业7家,船舶配套规上工业企业6家、规下企业超60家,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江都船舶产业完成工业开票销售166.1亿元、增长37.4%。目前各船企生产形势均良好,在手订单饱满。
对照市“613”产业体系建设要求,推动船舶产业向新兴领域延伸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船舶产业地位和影响,江都已有一系列部署——
深化转型升级,推动船舶产业迈向高端。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加大设计研发,实施“智改数转”,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散货船、大型油轮、10000TEU以上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辅助船,做大做强主力船型。
聚力延链补链,壮大船舶产业关键配套。梳理海工与高技术船舶产业主要缺链产品,重点招引船舶舾装件、船舶电子、船用电缆、船用雷达、船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船舶配套企业,从低端配套向中高端配套延伸,提升船舶产业配套水平。
加快成果转化,提升船舶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与知名船舶设计研究院、船舶设计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攻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强化要素支撑,优化船舶产业营商环境。大力招引船舶自动化、管理和设计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和员工培训,力争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高级工程师每年新增一定数量。
(通讯员 江萱 黄子文 记者 杨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