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宿迁】全球仅约3000只!这个特殊“家庭”迎来5个新成员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孙旭晖 张同远   2023-04-14 16:23:00

在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的众多输电铁塔中,其中一个“头顶鸟窝”的铁塔尤为特殊,一直是当地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最近两天,鸟窝中冒出了5个“小毛团”,更是让泗洪县的爱鸟人士和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振奋:这个特殊的鸟窝是一对定居宿迁的东方白鹳的家,这种珍稀鸟类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全球只有3000只左右,极为珍稀。

记者了解到,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为鹳形目鹳科的鸟类,属于大型涉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8年3.1版)认定的全球性濒危(EN)物种,在我国已被列入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月11日,通过无人机远远地观察,可以看到高高的铁塔上,东方白鹳的鸟宝宝们羽毛鲜亮,活泼可爱。小家伙们依偎在巢,毛茸茸的很是可爱,再经过一个月的成长,鹳宝宝们就要开始学习飞行了。为了保护它们能够安全生活,当地在输电铁塔的周围安装了防护挡板,既保护了东方白鹳的安全,也让线路能够安全运行。

“全世界野生东方白鹳仅有3000只左右。”泗洪县湿地保护区专家介绍,东方白鹳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而且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一直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示,有湿地生态环境“指示物种”之称。2022年4月,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员工在巡视当地输电线路时,意外发现这对稀客后,当地就一直远远地关注、保护着他们。如今,看到它们顺利繁衍,孵化出5只鹳宝宝,这对全体湿地保护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十分令人振奋的消息。

黑鹳、东方白鹳、野大豆、白琵鹭……根据宿迁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显示,宿迁共调查到物种2379种,占江苏省物种总种数的34.46%。其中维管植物867种、陆生脊椎动物276种、陆生昆虫424种、淡水水生生物812种。共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58种。其中,黑鹳、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1种,野大豆、中国淡水蛏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47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濒危物种71种,其中,极危(CR)物种3种、濒危(EN)物种16种、易危(VU)物种12种、近危(NT)物种40种。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宿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宿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其中,“以生境连续性和鸟类丰富度为目标的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入选《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2022》,成为江苏省首个且唯一入选国际湿地保护大会生态修复经典案例。

标签:东方白鹳;泗洪县;物种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