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发现江苏2022 > 品味千年陶都 > 最新资讯
做紫砂壶、听苏东坡买田阳羡的故事!2022“发现江苏”外籍粉丝走进“千年陶都”宜兴
来源:交汇点   作者:付岩岩   2022-08-20 10:11:00
8月18日—19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2022“发现江苏·品味千年陶都”活动走进宜兴,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12位外籍友人体验紫砂壶制作,夜游蜀山古南街,探寻千年陶都的历史变迁,感受文化底蕴,感知中国发展。

交汇点讯  8月18日—19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2022“发现江苏·品味千年陶都”活动走进宜兴,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12位外籍友人体验紫砂壶制作,夜游蜀山古南街,探寻千年陶都的历史变迁,感受文化底蕴,感知中国发展。

在宜兴市博物馆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外籍友人聆听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现场讲述紫砂壶制作。“魅力无锡”TikTok账号、“中国陶都·宜兴”海媒账号上线,让世界增加了了解无锡、了解宜兴的窗口。

在宜兴市博物馆,外籍友人参观了宜兴的重要文物,如几何印纹硬陶、原始青瓷等,了解到宜兴是江南地区重要的陶瓷发源地之一。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艾丽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参观宜兴市博物馆时,她对展品苏轼《阳羡贴》很感兴趣,仔细询问了苏东坡买田阳羡的故事,了解到苏东坡喜爱宜兴山水,曾在宜兴买田,准备颐养天年,并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之类诗句,艾丽说宜兴山美水美,还有这么美的故事和诗句,怪不得人们说宜兴山水甲江南。

阿曼达里斯·林恩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的一名外教,她最喜欢的是蜀山古南街,看着古街一侧蠡河穿流而过,街上遍布紫砂壶店、茶馆,还有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故居,她说“喜欢喝茶的我来到宜兴紫砂的发祥之地参观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听到这里是紫砂等陶器销往世界的“水上陶路”的起点,哺育了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等一代代紫砂艺术巨匠时,阿曼达里斯·林恩感慨这条街原来有这么丰厚的历史,紫砂壶让这里与世界连接。在蜀山古南街,外籍友人们还欣赏京剧,学做纸扇,在河畔咖啡馆的音乐声中品茶,感受了蜀山古南街的古老与现代。

来自马来西亚的邓家辉是常州市威雅公学的一名老师。之前邓家辉以为紫砂壶只有一种颜色,参观利永紫砂博物馆时,才了解到原来用于制作紫砂陶的泥料统称为紫砂泥,原泥有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原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互相配比掺和使用,从而得到深栗色、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等等五彩斑斓的颜色,这很神奇。”

在体验紫砂壶制作环节,外籍友人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打泥条、围身筒等环节,用木质的搭子,把泥料拍打成薄薄的泥条,用矩车划出长短适合于壶体身筒的泥片,划出圆形的口盖和壶底泥片,身筒卷成圆柱形,做出各种壶身造型。看着自己的作品,邓家辉说“做的很粗糙但挺有成就感,想来做学徒,做出一把精美的紫砂壶肯定是件更幸福的事情。”

持续两天的文化之旅,外籍友人们还参观了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大片的茶园,山间清新的空气,冒着热气的茶水,这一切让他们丰富了对“千年陶都”宜兴的认识,领略了江苏“强富美高”的时代风采。

“发现江苏”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着力打造的采风采访体验活动品牌,部分在苏外籍友好人士在活动中发现江苏的美丽与魅力,并以普通人视角向世界宣传、推介江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文 高鑫/摄 通讯员 赵晶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产业;江苏;传统产业
行走江苏大地,处处都有这般攀高逐新的场景。
过境免签;出入境人员;边防检查
结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完善临时入境许可签发专区配套功能,推广入境卡智能填报终端等设备,提升专区办理效率。
生育;服务;服务体系
生育,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传承,一头维系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紧密关联着“小家”的美满和“大家”的文明延续。
药店;药价;江苏
“江苏药价通”已实现与招采子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发现价格差异,赋能价格治理。
灌溉;小麦;农业农村
随着天气回暖,江苏各地种植户们纷纷开启了春耕生产,为夏粮稳产打牢基础。
司法保护;邮湖;流域环境
三地法院将携手推动环高邮湖生态环境司法协作。
电商;跨境;跨境电商
近日,繁忙的上海洋山港,一个个满载拼装式家具的集装箱被装上货船,启航前往英国。
人文交流;China;Travel;习近平
本集主题聚焦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跟着本期课代表— —来自东南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籍博士生伊优娜,一起来学习。
哪吒;票房;江苏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19天来,总票房不断攀升,眼下正向着全球前十发起冲击!
哪吒;马头琴;电影
能给《哪吒2》配乐,对哈拉木吉来说,是“一不留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