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6日连续两天,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新人奖”京、昆组决赛在江南剧场举行。20名优秀青年京剧、昆剧演员献演了各自的拿手好戏,充分展示出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等戏曲四功五法程式的意蕴之美。
文戏清新,武戏扬威
京昆才俊逐鹿赛场显身手
5日的昆剧决赛专场上,来自省昆剧院的杨阳、蔡晨成、钱伟,来自苏州昆剧院的殷立人、唐晓成、徐昀、吴嘉俊,和来自昆山当代昆剧院的由腾腾、曹志威、林雨佳等十位选手精心选取了《水浒记》《长生殿》《玉簪记》《双珠记》等经典昆剧段落,将多年所学尽数展示。
俗话说“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杨阳带来的正是这出极具张力的《宝剑记·夜奔》,他在唱念、情绪、状态等各方面表现饱满,唱念做打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曹志威的《醉打山门》,将鲁智深醉酒后模仿十八罗汉这一段表现得淋漓尽致;殷立人表演的《桃花扇·沉江》,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唱念铿锵有力,身段连贯流畅,扎着大靠540度摔僵尸的高难度动作博得全场掌声;刚从川剧转入昆剧不到两年,林雨佳凭借观众耳熟能详的《牡丹亭·游园》,与师兄妹们同台竞演,一句念白、一个字音都力求讲究……
6日的京剧决赛专场,来自省京的吴亮亮、王东、张少良、万鹏飞、黄金朝、朱青、施天妹,来自江苏省长荣京剧院的付伟、张乔迪、甄龙飞等十位选手拿出《长坂坡》《天女散花》《坐宫》《小宴》《野猪林》等经典京剧名段,堪称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文武并重。
吴亮亮与付伟俱工武生,而《长坂坡》中的赵云为长靠武生,《林冲夜奔》中的林冲则是短打武生,两位同台,尽显长靠武生的大将之风与短打武生的身手敏捷。工花脸的甄龙飞在《火烧余洪》中饰演余洪,跟头、旋子满台翻飞,凭借出色的武功赢得了满堂喝彩。《天女散花》里的施天妹形象姣好,身段柔美,长彩绸挥洒自如,唱腔脆亮圆润。朱青饰演苏三,冤枉获罪,身披枷锁跋山涉水,其嗓音明亮,表演工稳,颇有青衣的端庄之态。
京昆人才如何练就,他们这么说
两场比赛下来,作为评委的京昆名家对青年演员的表演赞赏有加,也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蔡正仁:守正创新是正道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称赞江苏着力打造京昆群英会品牌,推动戏曲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繁荣市场,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希望评出优秀青年演员后,后续的配套措施要跟上,要给这些青年人请好老师,让他们有戏演,常在舞台上历练:“总书记提出繁荣戏曲的关键在人,还指出了守正创新这条道路。我认为现在要特别重视对戏曲青年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重视传统戏的抢救恢复,‘守正’守的就是传统。”
张洵彭:好的表演要有“四规”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彭与蔡正仁不约而同都说到了守正创新。“传承不能走样!”张洵彭伸出手指,摆了个旦角造型,“兰花指,齐眉,这些动作都有标准,方向、高度、具体的姿势,这就是传统的规则,有了规则之后还要加以规定,规定之后成为规矩,规矩出来就规范了,规范了才会好看。好的表演必须有这‘四规’。”
汪世瑜:老师要把学生的路子扶正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语重心长:“从两场比赛来看,年轻人是非常投入的,也下了苦功夫,现在要解决的是师资问题。名师出高徒,年轻演员一开始必须靠老师来扶正,不走歪路子。”
汪老师举例说,“有些花旦演员,为什么看不出她的柔美、古典和雅致,原因就是不能很好地用她的头、肩、颈、腰、脚来传情达意。戏曲演绎古典美女,演员全身上下都要‘改造’,包括眼神和嘴型。好老师不仅教给学生怎么做,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比如《醉打山门》这折,演员身体上有了醉态,但眼神里的醉意还缺一点。如果有更好的指点,年轻演员会有质的飞跃。”
王艳:程式之外,也要展现“内心”
著名京剧梅派青衣王艳认为,一个好演员,首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无论是唱、念、做、表,都需要在台下反复练习,到了台上才能娴熟运用。京昆两个剧种特别讲究程式化,生旦净丑,任何行当上了台都得给人美感。基本功之外,还要特别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和表现。比如《牡丹亭·游园》,不光是杜丽娘在欣赏一座大花园,其中更蕴含着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的一种伤感和忧愁,“程式化动作配合演员内心对人物的细腻感受,人物立体了,剧才能活。”
本报记者 高利平 本报实习生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