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如今的江南贡院明远楼外貌。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党员参观江南贡院明远楼。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2月5日,秦淮区委党校在职干部党支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支部部分党员在江南贡院明远楼,追寻红色足迹。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位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景区的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核心建筑,楼高三层,四面皆窗。南京第一个总工会诞生于此。从1927年3月25日诞生至4月10日被破坏,在仅存的17天里,南京第一个总工会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南京人民革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留下了一道浓墨重彩之笔。
本月5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第三站来到江南贡院明远楼。秦淮区委党校在职干部党支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支部部分党员同时前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追寻先辈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档案
南京第一个总工会在此诞生
目前,明远楼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党史教育基地。
1927年3月24日,在南京人民尤其是工人的有力配合和支援下,北伐军江右军及国民革命军第二、六军光复南京。
为了进一步发展革命大好形势,需要把各行各业的人民发动、组织起来,1927年3月25日,在江右军和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的直接领导下,南京工人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南京市总工会。大会选举出执行委员会,由中共南京地委委员、共青团南京地委书记、国民党(左派)南京市党部工人部部长文化震担任秘书主任兼总务主任,同时成立工人纠察队,由共产党员程镛之任总指挥,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办公机关设在明远楼。
从此,昔日的科举考场中心明远楼,成为北伐时期南京工人运动的中心。在总工会的领导下,工作人员分赴南京各工厂、各单位,发动和组织群众,几天内迅速建立起200多个基层工会组织。
1927年3月26日,蒋介石派他的亲信温建刚担任南京公安局局长,又委派李度、陈葆元等青洪帮头子用金钱收罗地痞流氓,成立御用的劳工总会,与总工会相抗衡。正当南京工人运动走向高潮时,4月6日,温建刚颁布禁止人民集会、结社、游行的法令,其后连续两次来到明远楼,找文化震“谈话”,要求解散总工会。4月9日下午,蒋介石突然来到南京,指使手下扛着“劳工总会”白幡,突袭明远楼,所有文件财物被抢劫一空。当时,留在明远楼值班的仅有金陵制造局工人何正兴一人。他遭到反革命分子的殴打并被非法关押。4月10日上午9时,数万名市民被号召起来,聚集在南京公共体育场,召开“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大会”,声讨反革命分子唆使和利用流氓捣毁省市党部、非法拘捕负责人的行为,同时要求蒋介石保护省市党部和总工会,由人民审判委员会审判公安局和劳工总会中的反革命分子,查办公安局,彻底封闭劳工总会。此时,蒋介石彻底撕下伪装,指使温建刚组织数百名侦缉队员和劳工总会流氓,对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举起了屠刀。4月10日下午5时许,百余名流氓携武器冲入群众队伍,暴力清场,打死手无寸铁的群众十人,打伤千余人,场面惨不忍睹。
“四一〇”反革命事件,在血腥镇压下,南京第一个总工会被破坏,但是它提高了工人群众的觉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以后南京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沧桑巨变
打造文化标杆 讲好南京故事
而今,走进夫子庙,站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前,粼粼水光的映射下,古朴典雅的明远楼显得静谧深远,见证着500年来的沧桑变化。
2017年1月,在江南贡院遗迹的基础上,全国最大的科举专题类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科博馆开馆以来,一直在提升夫子庙景区文化品质,提升游客参观体验,展示‘天下文枢’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在塑造科举文化品牌的同时,红色文化也是科博馆展示的重要内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吴怡说。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金榜题名”,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国家一级馆。“开馆4年来,我们以馆藏文物为基底,将多媒体互动设备穿插点缀在展览之中,让游客不仅能‘看’,还能参与互动。”吴怡说,夫子庙景区的年均游客量达到6000万人次,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围绕传统文化、节令特色等策划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化活动,以更好的姿态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秦淮区是南京主城区,古都金陵的起源。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在秦淮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址遗迹,这些是秦淮十分宝贵的红色资源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秦淮区将红色遗址遗迹打造成博物馆、纪念馆、阅读空间,让建筑肌理、生活元素、美妙体验融为一体,既沉淀了城市文化与历史,又让历史空间有了新的故事表达。
如今,夫子庙沉浸在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夜间的明远楼灯火璀璨。据介绍,夫子庙景区积极开拓“日观光+夜体验”,联动周边老门东、明城墙等资源,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集群和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布局一批新业态驱动的新消费场景,延长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秦淮游船、江南贡院等开放时间,建成了一批精品文化主题酒店,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夜泊秦淮的魅力。
追寻红色足迹
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前行
本月5日上午,秦淮区委党校在职干部党支部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支部的30多名党员,在明远楼前共同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追寻着先辈们的足迹,聆听着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革命前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党员们,他们纷纷表示,前辈们为了民族大义而舍身忘我的精神和信念,将传承不息,激励着所有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现场讲述环节中,作为主讲人,秦淮区委党校电教科科长殷伟明说:“那时,为了方便工作,南京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和纠察队员就住在明远楼上。他们在二楼地板上铺上草垫和被褥,形成一张大通铺,20多人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样和睦相处,共同将南京的工人运动推向高潮。‘有事就去明远楼’,当时,明远楼在老百姓心中就像‘娘家’,遇到难事去明远楼找总工会,总有人热心帮忙。”
步入明远楼,泛黄的文字及具有时代感的图片记录着谢文锦、文化震等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崇高理想信念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生而为英,死而为烈!革命先辈们永远不会被忘怀,激励着后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作为科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坚持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将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服务文博发展、服务游客群体、保障场馆品质的工作优势,将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精神传播出去。”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员顾蓓蓓说。
在主题党日活动现场,30多名党员面楼而立,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并庄严宣誓。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党员们谈入党初心,并结合工作岗位实际谈在新征程中如何立足岗位践行使命。在交流中,秦淮区委党校在职党支部书记张柯花说:“党校作为教育干部的一个基地、一个阵地、一个摇篮,将开展宣讲、论坛等一系列迎接建党100周年的活动,发挥党校基层理论宣讲的作用,将党的历史、文化、信仰、力量,发扬传承出去。”
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姜琴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员):虽然疫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我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助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在2021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林莉(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员):党员先辈们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旗帜和标杆。作为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工作人员,我们将对明远楼等红色历史遗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回溯,通过寻访建立先辈和青年党员的对话机制,追寻共同的时代精神。
王晓璐(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员):我负责社会服务工作,跟游客、学生接触比较多。未来,我会更多地挖掘科博馆的红色文化,开展更多的红色文化相关活动。在讲解接待时,我会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游客、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红色文化。
孙晶(秦淮区委党校党员):这里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以及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明远楼,夜晚灯火璀璨,仿佛是英雄先烈们生命之火的呈现。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追寻着南京地下党组织斗争的历程,感受着先烈们前赴后继、敢于斗争,为革命舍生忘死、为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与情怀。这更加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新秦淮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晴(秦淮区委党校党员):在这里聆听明远楼的红色事迹,是精神上的一次洗礼。作为一名年轻的党校教师,我更要加强对于党史和党的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传播党史党建故事,让学员们汲取到更多的力量。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田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