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古运河畔有座私家“盆景园” 感受扬州“慢生活”
来源:扬州日报   2021-04-06 10:38:00
“盆景园”一角。一只迷你紫砂盆,口径4厘米见方,高6厘米,小巧玲珑,适用于种植掌心盆景,均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可鉴可赏。

“盆景园”一角。

“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大家进来参观。”清明小长假期间,家住广陵区曲江街道跃进桥社区的陈革打开自家大门,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边当解说员、一边当服务员,忙得不亦乐乎。

陈革的祖宅——武静园,位于古运河东侧的一处巷内,是城区较早的私家庭园,园子里有数不胜数的精品盆景。为了让游客感受“好地方”扬州的“慢生活”,每到旅游旺季,陈革与家人都会“开门迎客”。

占地3亩,古运河畔有座私家“盆景园”

“早就听闻扬州有一座武静园,没想到如此美不胜收。”4月5日,阳光明媚,三四名来自南京的游客,慕名来到了缺口河东南段的武静园,眼前一步一景,让大家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小巷之中,武静园高大的牌坊十分醒目。移步向前,登上一段斜坡,造型各异的盆景端放在两旁,斜坡尽头,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凉亭。今年54岁的陈革介绍,家中祖辈从事盐业运输行业,清朝末年便在扬州盘下了这片占地三亩多的宅地。

记者了解到,陈革的父亲爱好盆景,生活条件好转以后,开始在院子里栽树种盆景,逐步建起大园子。武静园得名于陈革父母的名字,父亲单名武,母亲名静,私家庭园遂名“武静园”。

两代人联手完成一盆“枯荣共存”

缤纷美景在“盆”中。走在武静园,满眼都是各有特色、精致优美的盆景,多达几百盆。

陈革的姐夫周少波介绍,岳父生前爱好盆景,小舅子从事园林工程,家中盆景集两代人心血,汇集国内各大流派,如扬派、川派、岭南派、海派,品种有刺柏、五针松、黄杨、雀梅、罗汉松等,多是精品。

记者在庭园中看到,一棵柏树盆景,树干枯萎却枝叶茂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叫‘枯荣共存’,是岳父生前与小舅子共同完成的作品。”周少波说,由于盆景不耐寒,他们还专门打造了一间温室花房,一到冬季,不仅要将所有盆景搬进花房,还得用棉被包裹根部。

陈革告诉记者,为了继承父母的衣钵,将中华瑰宝传承下去,他们一家人从不出远门,为的就是将家中的盆景保存好、照顾好。

一块“官百石”见证武状元力大无比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在武静园,随处都能看到“老物件”,年代感油然而生:庭园中的三棵参天百年古树、六角亭旁的清朝“官百石”、收藏室中的民国家具、陈列室中上千只明代至今的盆景盆……

记者看到,这块“官百石”形状独特,长方体树立地面,四面各配有一处“提手”。周少波介绍,这块石头不一般,清朝时期,用于测试武状元力气而制。

“为了摆放收藏的盆景盆,我们还专门辟出了六七间陈列室。”陈革说,这些盆大的直径七八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梯形、梅花形、月牙形、海棠形、荷包形等各异。最大的一只明代钢砂马槽形盆子,长1.2米,宽60厘米,据说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盆景盆;一只迷你紫砂盆,口径4厘米见方,高6厘米,小巧玲珑,适用于种植掌心盆景,均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可鉴可赏。

(通讯员 陈兵 杨璐璐 记者 陈晨)

标签:河畔;盆景;静园

责任编辑:行晓艺

教材;学期;指挥中心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江苏各地积极做好教材配送、校车安检、卫生监督等准备工作,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本地化;应用
今天,江苏多地宣布, DeepSeek已在当地正式登陆,进行本地化部署,在各行各业广泛接入和扩充应用。
编导;元宵节;美味
早获取这份元宵节健康指南,让这个佳节不仅有美味,更有健康。
外籍友人;元宵节;宫灯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的重要节令之一。
东盟国家;国家移民;旅游团
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
票房;影片;票房成绩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78.09亿。
网格;手机;大脑
当我们打开手机查看分钟级降雨预报时,是否想过这些精准预测背后藏着怎样的科技密码?
班列;徐州;陆港
春节期间,徐州陆港集团累计服务保障中欧班列开行2列、发运内贸班列2列、铁海联运100TEU (标准集装箱)。
无锡;乐团;音乐
当下,流传千年的中国音乐,正以更加优美、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融入时代,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