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南京雨花茶和绿柳居素食上榜国家级非遗
来源:南京日报   2021-06-11 09:42:00
雨花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独特的炒制技术。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王丽华)6月10日,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南京有两项正式入选,分别为南京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和素食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

雨花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独特的炒制技术。“雨花茶独创了整形搓条、抓条理条工艺,被业界认为代表了传统绿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陈盛峰介绍,中国优质绿茶从外形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以龙井为代表的扁形类;二是以碧螺春为代表的卷曲类;三是以雨花茶为代表的针形类。

雨花茶保留了最传统的手工筛分精制方法,在抓条理条时通过制茶师傅的手工技艺,使茶最终形成紧细圆直、锋苗挺秀、形似松针的风格特征。品茶人说雨花茶“喉韵”好,正是得益于这种独特的制茶工艺。“因为雨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反复揉搓,通过外力作用使细胞壁破损,液泡里的可溶性物质更加容易散发出来,泡水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能很容易快速地溶于水。”陈盛峰说。

绿柳居素食已拥有百年传统。南京古南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它是以蔬菜、菌类、豆制品为原材料,通过包、叠、搓、搡、摄等手工技法,用炸、溜、爆、炒等数十种烹饪方法,形成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技艺。运用以素托荤的手工技艺,制作成象形菜、造型菜,如蟹粉、鳝丝、鱼片、鸡丁等,素料荤名,代表菜品有八宝玲珑鸭、宫廷素脆鳝、秘制大鲍鱼等。

绿柳居素食继承了我国南派素食烹制技艺,反映了我国南派素食烹制技艺特点,对研究素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实物和史料价值,也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素食文化的符号。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启动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王婕妤)“六朝烟水气”里的繁荣富足奠定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兴盛的沃土。昨天下午,南京市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刚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我市雨花茶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荣列其中。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传艺百年”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征集活动历时三个月,面向社会征集到有深度、有温度的154件非遗主题视频作品,多维度讲述新时代的南京非遗故事,有效促进了非遗的社会化传播。6月12日即将落成的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位于南京夫子庙核心区,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到百余项非遗体验项目,还能品非遗、听非遗、赏非遗。中心还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融入现代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游戏,让市民、游客可以沉浸式地体验非遗项目。

此外,为加强交流和传播,南京还精心组织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购物节”及江苏省第十二届乡村旅游节非遗展演活动,切实推进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重在促进传播交流、参与体验,致敬百年中国红色光辉历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市各区也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标签:雨花茶;素食;制作技艺

责任编辑:毛震佳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