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机场瞭望塔、第二机床厂大厂房28楼两座历史文化建筑究竟如何活化利用?10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方案设计竞赛结果。据悉,本次竞赛共收到来自全球11个国家、全国16个地区的有效投稿作品184件,累计352名设计师参赛,最终每处评选出优胜实施奖各1件、优秀方案奖各4件。大校机场瞭望塔优胜实施奖获奖名称为:时空链接体——社区图书馆。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不同时期城乡发展的重要见证,对展现城市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地方特色、增强家国情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据悉,为了实现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目前我市已公布两批279处历史建筑,正在上报第三批、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时空链接体—社区图书馆(大校场机场瞭望塔)
为充分发挥我市在历史建筑和文学资源方面的双重优势,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发起主办了第一期“南京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及伙伴计划”,以“文都焕新·建筑可读”为主题,旨在以历史建筑作为文学的载体,以文学丰富历史建筑的内涵,打造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空间,从“保下来”到“活起来”,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建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美丽古都。
廿八巷(第二机床厂大厂房28号楼)
竞赛于今年3月23日启动,选取了南京大校场机场瞭望塔和第二机床厂大厂房28号楼两处历史建筑,面向国内外开展方案征集,并联合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金地商置江苏公司、南京金基集团、南京金陵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四家活化伙伴单位,对获胜方案付诸建设实施,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搭建政府、企业、设计师以及广大市民的开放合作平台,发挥多元主体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积极性。
“三重奏”的文创社区(第二机床厂大厂房28号楼)
市规划资源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吕晓宁介绍,本次竞赛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设计群体的踊跃投稿。在竞赛征集阶段,共收到来自全球11个国家、全国16个地区的有效投稿作品184件;共有352名设计师参赛,来自46所境内设计机构和19所境外设计机构,36所境内高校和15所境外高校。今年7月上旬,对所有参赛作品开展初评,由董卫、李青、童本勤、陈卫新、汪晓茜5位南京知名学者、建筑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等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评选出每处点位15件作品;8月上旬对30件作品入围开展终评,邀请郑时龄、张杰等知名学者担任专家评委,评选出每处点位优胜实施奖各1件、优秀方案奖各4件;8月中旬开展获奖方案的网络公示工作,共收获了30万余人次访问、15万余人次参与投票,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城市“影厅”(大校场机场暸望塔)
据悉,本次竞赛在筹备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优秀成果的落地转化性,签约了金地商置江苏公司、南京金基集团两家历史建筑产权主体单位作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伙伴,针对其所持有的历史建筑特性,并结合两家单位的使用需求,进行了设计任务的策划。
时光书屋(第二机床厂大厂房28号楼)
对于大校机场瞭望塔优胜实施奖,专家点评其设计方案“赋予建筑回望历史,眺望未来的涵义”。据悉,打造出别致的社区图书馆是瞭望塔利用功能之一。
获奖作品名单如下: